佛經裏提到,一個因要感果一般是在下下世,也有說下世的,但不論哪個學派都同意,一般的錯行不會是現世報。佛法中有所謂的五無間罪,就是此生所犯的錯在這一世就會得報,五無間罪是指殺父弒母一類的重大錯誤,因此我們平常說某某怎麼樣是現世報,以佛法觀念來說是行不通的,除非他真犯了五無間罪。
書裏常會提到,如果你這世如何,下世就會如何,那麼問題來了,對於那些還不能對輪迴有定論的人來說,怎麼去理解因果這回事呢?難道說你不信有輪迴的話因果就不存在嗎?比如佛經裏說,如果你這輩子樂於施捨,下輩子就會比較有錢;如果你這輩子比較不驕傲,下輩子就能得到比較多的智慧;如果你這輩子比較有耐性(佛法中的patience主要是指對治生氣的耐性,可以粗略地理解為好脾氣),下輩子就會長得比較漂亮。廣論裏對因和果的討論非常多,看了常常令人頭皮發麻。
佛經裏有個故事:有學生看到佛祖的僧衣破了一個洞,拿了針線就想要幫佛補上,佛跟他說先不急吧,師生一行人就出門化緣還是做什麼事去了。到了大街上,所有的民眾一看到佛祖自然都湧向他,給他們各種各樣的供品(offering,中文是供品嗎?),佛看到人群之外有個婦人怯怯不敢上前,佛就問她說妳怎麼了,她說我也好想給您一些offering,但我什麼都沒有,只有一縷線,所以不敢向前,佛說,我的衣服破了一個洞,妳的線正好能幫我補上呢!這故事說明了供獻的多寡不在於那些物品的價值而是在於心意,郭台銘捐一億元的效果和一般人的一千元甚至百元可能效果是一樣的,因為在佛法裏,所有的事情都是相對的,連時間都是(這句話我好像分享過了),不是看它的絕對價值。
我們一般人可能會覺得,不是我不想多多施捨,我的能力就是有限呀,我們仔細想想,陳樹菊阿嬤如果覺得自己很窮的話,她能捐得出那麼多錢嗎?她的工作所得、她所吃所用的東西以一般人的標準來看是非常普通的,我永遠都記得她去美國前在機場的記者會,提到她為了上獎台買了一個八百元的包包,她講到都不好意思,我們問一下自己,上次花八百元去吃一餐是什麼時侯?我們女生弄一次頭髮就要花多少錢了?換句話說,即使沒有輪迴,就以這一世來看,阿嬤的心態上是比我們都富有的,所以她能捨得把她每天三、四點就起來賣菜的辛苦錢都捐出去。我們沒有這種心,就算這輩子給我們再多錢,我們也不會覺得富有,永遠只會覺得不滿足。
同樣的道,看到這輩子脾氣好下輩子就會長很比較漂亮的說法,很多人一定也跟我一樣會想說真的嗎?但只要想想我們身邊的人,那些對人和善、遇事比較有耐心的人,我們看著他們時是不是也覺得比較順眼?這些因與果,即使我們看不到下一世,看看這一世也可以領略一二了呀~~
題外話,有些人會跟我開玩笑說,你那麼喜歡讀佛書不如去出家好了,昨天我看到一段話,說是壞了不能喝酒戒律的出家眾會下到某一層熱地獄,我一看馬上就知道這輩子要出家很難了,因為對我來說要戒酒大概比完全吃素還難呀XD
喜歡這篇文章嗎?
想知道更多我的故事嗎? 到「漫話‧嬉遊‧記」的臉書粉絲團來幫我打氣吧~~
0 意見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