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崙山脈的墓士塔格峰與橫臥峰前的喀拉庫勒湖

攝於新疆喀什往塔什庫爾干的路上

桑吉巴島石頭城裏的小孩

攝於坦尚尼亞,東非遊客最盛的小島,桑吉巴島的世遺古城石頭城

雨後,那拉提公路邊,鋪滿油菜花的山坡

攝於新疆北部伊犁自治洲,那拉提往伊寧的公路上

恩戈羅恩戈羅保護區裏的斑馬

攝於坦尚尼亞,火山口湖形成的恩戈羅恩戈羅保護區

吳哥窟

攝於柬埔寨

顯示具有 台灣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台灣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7/24

南庄聽雷女的子民說故事小旅行

長期投身於台灣山林的陳玉峰教授曾說過:二十多年前天下推出「發現台灣」造成轟動,三年前「看見台灣」也興起一股熱潮,從發現台灣到看見台灣,我們走了二十年,何時我們才能成為台灣呢?我想在成為台灣前,要先認識台灣,因此我在七月參加了這個原住民的小旅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

2016/1/1

2015花蓮跨年 邦查女孩及灣生之旅 行程

第一天:住花蓮市區巷小老宅子,新港街61巷7號​,運氣好時可以借到免費自行車,​​0953-759000

借了巷小老宅子的孔明車,逛花蓮市區,走復興街,買了蔥油餅,再到時光二手書店,晚餐吃了博愛街的黑白切,逛了旁邊的手作坊月桃戲,再到廟口紅茶,回到巷小和香港來的小助手及附近的社工玩桌遊。 

第二天:住花連市區巷小老宅子

騎了孔明車,騎遊將軍府、七星潭、松園,巧遇邱信宏老師的導覽活動,我的松園古蹟之旅成了生態之旅。邱老師是花蓮最有名的生態老師,還沒來花蓮前我就跟他的團隊連絡,想說有沒有什麼活動可以參與,但時間無法配合,沒想到擇期不如撞日,就讓我遇上了這活動。 晚上回到市區人潮最多的日式餐廳賴桑壽司屋晚餐,這家太熱門,一定要先來拿號碼牌,不然很難吃到,我留意了一下,很多香港、中國客,應該也都是看了網誌來的。這不是一家走精緻路線的餐廳,如果你對食物非常講究,我不會建議你來。 

下次我應該會一家無菜單料理的餐廳試試。

第三天:住花連市區巷小老宅子
時光1939 早午餐,下午市區閒逛舊鐵道、花蓮文創園區,又吃了四八高地花枝羹、戴記扁食,晚餐東大門夜市,人太多,怕到了。回到青旅和台北來的管家聊天。

第四天:住鳳林路人家民宿(Air B&B預訂)

先到玉里,租自行車玉里一日遊,行李就寄放在車行:玉里神社、玉里Our老房子咖啡屋、市午餐吃玉里麵,騎自行車道到安通溫泉旅館,這自行車道很"悠"喔,一路上遇到有穿得漂漂亮亮的美少女來玩,也遇到裝備精良的外國騎士。 雖然日式老宅沒開放,但新的旅館裏有溫泉,騎了一會兒車,又騎上山(雖然不陡也不累,很好騎的路),豈有不洗的道理,不過這家溫泉內裝很普通,下次會選別家試試。

第五天:住宿鳳林路人家民宿 信義路277號 0918-135252​​

上午在市場借了摩托車,這裏只有一家車行,使用者又少,因此租車費用比其他地方稍高,希望大家不要太計較。 上午騎車漫游摩里薩卡林田山林場(太美了,一定要點進去看照片哦)。

回到鳳林車站後直往山上的月盧食堂碰運氣,果然熱門餐廳一位難求,還好有訂到晚餐面山的位置,雖然一人叫合菜不好點菜,但秉著「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的想法,晚上還是到這裏來吃飯,果然名不虛傳呀。想吃到月盧名菜一定要訂位,晚餐我訂到最早五點那一批,提早了十幾分到外面等,已經很多人了,很多人包車上來的,有對香港年輕夫妻,帶著一個小小孩,也專程來吃,可見它名聲遠播。

回到鳳林市區,所謂市區走路逛一圈不過幾分鐘,吃了游韭菜臭豆腐(中正路二段18號,下午一點後),外帶了一杯明新冰果室的檸檬汁,超級好喝,真心推薦,第二天我又去買了一杯。

下午逛灣生時代建築物:鳳林菸樓(有名的麻花捲就在菸樓附近)、​客家村、校長夢工場。鳳林是台灣第一個取得義大利慢城認證的台灣鄉鎮,請大家有空多多來玩,體驗慢活人生。

第六天:自己家/住海邊/小碉堡,壽豐鄉鹽寮村大橋36-12號,0972-778-353​ (熱門時段很容易滿房,一定要預約) 

鳳林回到花蓮市區,先在火車站前租摩托車,騎車到自己家,基本上來這就是放空的,原本想先去放行李,沒想到騎過了頭,經過有名的鹽寮055海鮮餐廳,就乾脆下去吃了午餐,回到青旅,放下行李後,終於能好好地放鬆

第七天:住宿自己家/住海邊/小碉堡

中午騎到泰瘋海鮮小吃攤(台11線16.5k,這裏很容易不小心變騎快車,然後就錯過餐廳了,所以要留意一下招牌),出門在外,能省則省,當吃則吃,一個人,沒問題,跟他拼了~ 下午騎車到吉安慶修院,也進了邊上的甜點店, 在惦惦LAB tiam tiam ,甜點、咖啡都還不錯,想歇歇腳的話,倒不是為一個好地點。

回程經過吉安中山路有個超大的黃昏市場,買了羊肉爐及青菜,回到青旅煮跨年晚餐。晚餐前青旅的人特別從大碉堡來跟我說,稍晚大家會在那裏聚會,一起跨年。倒數時我們一起上屋頂,看著對岸市區跨年晚會的煙火,環顧四下,各地的煙火此起彼落,2015結束在這無盡的歡呼聲中。住海邊,我一定會再回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

2015/12/31

花蓮鹽寮住宿:自己家/住海邊

許久以前看到自己家就一直想有機會來住住看,果然沒令人失望。跨年夜和一群來自台灣四面八方的朋友聊天、喝酒、吃鹽酥G,很開心。有些客人是回頭客,他們可是特地選了這裏回來過年的哦,可見這地方多有魅力。
(點進臉書看更多照片及介紹)
喜歡這篇文章嗎?

2015/12/28

花蓮安通溫泉旅社

這裏現在不開放,我運氣好正好遇到老闆才得以拍下這些照片,希望有一天能有人修復好它,能重新開始給旅客使用。
(點進臉書看更多照片及介紹
喜歡這篇文章嗎?

花蓮鳳林住宿:路人家民宿

距離摩里薩卡(林田山林場)幾公里且本身就曾是日本移民村的鳳林,是這次旅行的新發現,查一下地圖會發現鳳林的地理位置很棒,住這往花蓮任一個地方都很方便,晚上吃完知名餐廳月盧後下山,只要幾分鐘就可以到家囉。
(點進臉書看更多照片及介紹)
喜歡這篇文章嗎?

2015/12/25

花蓮市區住宿:巷小老宅子

今年稍早讀了灣生的故事,接著又讀到甘耀明老師的邦查女孩,一心一意想著年底來一趟花蓮的邦查女孩+灣生之旅。在國外幾次住到甚具特色的青旅,想說台灣有沒有特色青旅呢?巷小就是這麼找到的,有趣的是,它跟我之前看到的京都町屋很類似喔,記得那些町屋網上有說怕吵的人絕對不要訂,呵,百年竹編木造老宅改成的巷小也是這樣的。主人是一對做木作、雕塑的老公及染布的老婆,裝修及擺設上處處可見他們的創意。
(點進臉書相薄看更多照片及介紹)
喜歡這篇文章嗎?

2014/8/17

嘉明湖向陽山之旅

                     
上圖:雨後的嘉明湖。

嘉明湖是台灣第二高的高山湖泊,海拔有3310公尺,湛藍色的湖水終年不枯,被稱為「上帝遺失在人間的藍寶石」,也被稱為「天使的眼淚」,網路上許多藍色嘉明湖的美照,對於登山或平常不登山的人來說,都有無窮的吸引力,老實說,我在行程前兩三天,甚至興奮地睡不著,心情就像小時侯等待同學出遊前的夜晚一樣,一直呈現亢奮的狀態。

趕在登山前買了新相機,本文所有照片都是相機JPEG直出,我不是攝影高手,拍出來的照片很多我自己也不是滿意,但我刻意不用任何軟體修正,保留原味讓大家印賞(其實是懶啦,到現在還不太會用修圖軟體,呵),現場看到的美景絕對比我的照片美上好幾倍,就請多包涵了。

登山社給的詳細行程如下:
第零天:台北(17:10發車,台北至關山的自強號)關山下馬民宿
第一天:下馬民宿 向陽工作站 向陽山屋 向陽山 嘉明湖避難山屋
04:30起床,05:00早餐,05:30搭乘接駁車 06:30向陽工作站,07:00裝出發~ 09:30向陽山屋,休息,09:45出發 11:55稜線,午餐,12:20出發 13:50向陽山叉路,休息,14:00輕裝出發 14:30向陽山(標高3,603M登頂,拍照,15:00原路返回 15:25向陽山叉路,休息,15:35重裝出發 16:35嘉明湖避難山屋(全程8.6公里,晚餐.戶外紮營
第二天:嘉明湖避難山屋 ~ 三叉山 ~ 嘉明湖
06:00起床,早餐,07:30重裝出發 10:30三叉山第二叉路,10:40輕裝出發 11:00三叉山(標高3,496M)登頂,11:30離開 11:45三叉山第二叉路 11:55重裝出發 12:25嘉明湖(紮營)全程近六公里,第二天算是比較輕鬆的一天
第三天: 嘉明湖 ~ 嘉明湖避難山屋 ~ 向陽山屋 ~ 向陽工作站關山台北
02:00起床,早餐,03:30重裝出發 07:00嘉明湖避難山屋,休息,07:20離開 08:20向陽山叉路 09:20稜線 11:20向陽山屋 13:50向陽森林遊樂區 關山火車站 台北火車站 (全程有十三公里多)

這個行程,我自己評估對我的挑戰點是在負重而不是在爬山本身,雖然我曾登上過近六千公尺高的吉力馬札羅,但當時身上只需背著當天要喝的水、午餐、行動糧、行進間會用到保暖衣物及相機等,但這個行程得背著自己所有的物品加上三天午餐(早晚餐登山社準備)及睡墊,雖然不用背帳篷及睡袋,我猜多數的人行李至少都有十公斤。

第一天

一早醒來發現天氣不錯,很開心,馬上幫相機裝上偏光鏡。我們先坐車到向陽派出所,即所謂的向陽工作站登記,並在派出所中看完登山應注意事項的影片才出發。這裏有飲水機,想補充水的人,這是最後一個機會了。

上圖:第一個休息處一定要拍一下呀,有偏光鏡才有這種藍哦

上圖:前面兩公里多大半是這種路,很好走,算是暖身吧。

但後來馬上遇到很多碎石路,我就沒辦法拍照了,因為一拍照就得停下腳步,在窄小的山路上也可能會影嚮到後面的人,所以就直上向陽山屋。

上圖:第一個大休息點向陽山屋,登山社的人在這裏煮熱水給我們補充,我們也趁機用自備的午餐。其實從登山口到這裏才四公里多,且比較陡的地方是兩公里多才開始,但我已看到有人不支倒地,後來聽到別團的領隊在對講機說有兩個人要下撤了。

上圖:離開向陽山屋後第一個休息處,這一帶的林相大抵如此。

上圖:再次背包上肩、出發,向陽山屋後的路都不算很好走的,有路徑,但大小碎石路居多,有時上下兩塊碎石落差太大,還得用手腳併用才上得去更上一塊石頭,不知是否因為我腿短的關係,哈。我不時聽到身後有人在說,幹嘛沒事把自己搞得那麼累~~這還真是平常不常登山的人,在奮力很上爬時最常想到的一句話

上圖:向陽名樹,好啦,我知道我太不負責了,起碼也該裁減一下這張相片,讓它看來像是個特寫,不過這就是實景,名樹並沒有一般網路上美照看起來的大。

上圖:所有的隊伍都在名樹下休息拍照留念。這時忽然飄起小雨,大家正要拿出綁腿和雨衣、雨褲,雨又散了

上圖:再次整裝出發

上圖:每每想到這都是前人所走出來的山徑,好感恩

上圖:雖然沒雨,但霧都出來了

上圖:我的旅伴,在稜線上

上圖:耶,終於到了向陽避難山屋,今晚紮營及用餐處

本來第一天應該要上向陽山頂的,但因為我們太晚出發,且來向陽派出所的路上我們三台車之一居然爆胎,又耽擱了一下,就把向陽山攻頂移到第二天。

第二天:
上圖:清晨天沒高就起來用餐,出發往向陽山登山口沒多久日頭也漸漸上來

上圖:一邊走一邊試著用不同的快門拍照,想拍到比較好的日出照

上圖:看著天空雲層顏色的變化

上圖:遠處的雲海越來越清楚,被幸福感所壟罩

上圖:終於到了這個昨天有經過的登山口,沒錯,從山屋到這裏我們走了一段回頭路。

上圖:向陽山頂就在眼前了,加油

上圖:攻頂前的路不管多麻煩,我猜應該沒有人覺得累的吧,只有興奮的感覺

上圖:到了,我們到了,有趣的是,或許因為太累了吧,團中有幾個女生說,這是我們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百岳,不過我猜以後她們還是會被其他美景所誘惑,再去爬別的山的

上圖:山頂上看到另一條路,不過重點是遠處的雲海,大家說是不是很美

上圖:不知道此生還有機會再上來嗎,得多拍幾張呀

 上圖:明明記得現場亮度是夠的,可能我沒操作好吧。

 上圖:層層疊疊的山巒及雲海,這一切都值得了

出發前看了Into Thin Air,「聖母峰之死」這本書,記載了2014年前聖母峰上發生最大的山難,登山有其一定的危險性,畢竟高山症的發作,有時你前次爬更高的山沒發生,不代表這次不會發生,因為人的身體狀況不會一直維持一樣,尤其它所伴隨的腦水腫發生時,有可能是悄悄地、漸漸地發生,症狀不見得明顯,等到它明顯時就有一定的危險性了,但喜歡登山的人還是難以抗拒登山的魅力。

有些風景,真的只有上了山才看得到,有很多山闊,小飛機並不適合飛,不然你還可以說,好吧,花點錢坐小飛機上去看。爬山時,到了一定高度,那種因為空氣漸稀,腦子裏一點一點慢慢空出來的清明感,整個身體呈現一種和山下完全不一樣的感覺,那種好像眼睛、耳朵被打開了的感覺,在別的活動似乎不太可能有相同的感受,或許我永遠不會說我真的"非常"享受登山,但是有任何機會可以登上高山時,卻也從來沒辦法拒絕那種誘惑。
上圖:有看到那一排人吧,在山上只要看到別團的人,不管距離多遠,都會大喊加油

上圖:這些山、這些人、感動無限

 上圖:該下山了

 上圖:天空更亮了,連遠處的山景都看得一清二楚,這裏的雲真的很美

 上圖:遠處就是三叉山大草原

 上圖:我願意死在這裏

 上圖:在三叉山登山口,領隊說不想上三叉山的人可以直接到嘉明湖,我看到前方烏雲密佈,擔心若不早點到嘉明湖的話,有可能拍不到晴空下的湖,就和幾個人先走了

 上圖:沒想到這條直接到嘉明湖的路異常的好走,根本就是平路,沒有一點坡度,來到湖邊,天空已經陰陰的,這張照片加了2/3EV才拍的

 上圖:調整一下偏光鏡,所以湖水變了顏色,但快要下雨了,沒有藍色的天,也就沒有藍色的嘉明湖

上圖:大霧起來,我聽到身後旅伴此起彼落大喊,給我藍色的嘉明湖啦!  
沒關係啦,愛一個人就要愛他的全部,什麼顏色不重要~~

上圖:下到湖邊路上再拍一張

 上圖:要下雨了,趕緊找到我們的帳篷躲雨,大雨下了兩三小時

這次行前幾天,全台各地都有豪雨,我們一直祈禱直到行前一天才放晴,非常幸運地,全程三天,行進間只有遇過不到一分鐘的小小小小雨,惟一的大雨落在我們進入嘉明湖營區後,所以至少還能躲在帳篷裏。不過下午下過雨後,當晚反而沒下雨,也就不如想像中的冷,聽說當晚嘉明湖避難山屋下了冰雹,山屋和帳篷都進水,住在那裏的人全沒得睡,反而是在湖邊紮營的我們有個安祥的夜晚。

上圖:雨後的嘉明湖,再來一張

 上圖:被叫出來吃晚餐,卻聽到有人喊「鏡湖」,馬上又跑來補拍,他們說鏡湖出現的時間都很短,水面沒有任何波紋,像個鏡子一樣反映出天空及四周的景物

 上圖:看看湖面所映的雲

 上圖:行前我讀了一些網誌,發現很多人在嘉明湖紮營的人都有看到水鹿,就在我們吃完晚餐不久,果然一隻水鹿就在我們營地上方現身,到了夜晚,那可厲害了,是一群一群的,只是夜深天黑,難免考驗我們的視力,每有水鹿群現身,難免引起一場騷動,也是在湖畔紮營的人一點小小的bonus。除了水鹿外,我們還看到黃鼠狼和黃喉貂

 上圖:帳篷前我們還在為水鹿的現身而興奮不已,但另一側又有人大喊,大家都跑來拍這個日落時分才有的美景

 上圖:可惜我這一般般的技巧(其實根本毫無技巧可言),拍出來的不夠美

上圖:日落時分雲彩的變化

登山一定要看到還有啥,當然是星星囉,這一夜無雨,滿天星星吸引很多夥伴駐足在帳篷外討論直到夜深才休息。

第三天
 上圖:四點起來,走上這超過十三公里的回程,因為南橫某幾處有山崩及落石,我們得趕一點前通過哨口,否則就不被准許下山

 上圖:疊巒層嶂,美不勝收

 上圖:要下山了,離情依依

 上圖:左側是向陽大崩壁,昨天因為大霧而看不到,山谷中那個小小白色的房子是救國團啞口山莊,馬上要被拆掉了

上圖:我會記得你的美,嘉明湖,向陽山,

最後補充,如果有人要問我到底難不難爬的話,以我個人的體力和腳力而言是不難負荷的,但若是不常爬山的人,我會建議先去試一下玉山再說吧,玉山在百岳中是入門級的,但嘉明湖、向陽山是中級行程,難易立見囉。
喜歡這篇文章嗎?
想知道更多我的故事嗎? 到「漫話‧嬉遊‧記」的臉書粉絲團來幫我打氣吧~~

較舊的文章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