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崙山脈的墓士塔格峰與橫臥峰前的喀拉庫勒湖

攝於新疆喀什往塔什庫爾干的路上

桑吉巴島石頭城裏的小孩

攝於坦尚尼亞,東非遊客最盛的小島,桑吉巴島的世遺古城石頭城

雨後,那拉提公路邊,鋪滿油菜花的山坡

攝於新疆北部伊犁自治洲,那拉提往伊寧的公路上

恩戈羅恩戈羅保護區裏的斑馬

攝於坦尚尼亞,火山口湖形成的恩戈羅恩戈羅保護區

吳哥窟

攝於柬埔寨

顯示具有 印度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印度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3/1

文明的界限?

昨晚看到一則消息,在中國有兩億人一天收入不到二美元,在印度則有七億人,超過印度人口一半。
每次看到新聞報導印度的性侵案,都會看到下面有人留言問印度到底怎麼了?雖說世界各地都有性侵案,但印度的比例也太高了,何況很多還伴隨著可怕的傷害。難道說印度人真的就道德比較低落、天性比較殘忍嗎? 做為一個旅人,我們總是小心翼翼不要隨便去標示文化的高低,每每被問到印度的性侵案時只能苦笑。
印度雖然已立法取消種姓制度,然而社會上階級並未因此消失,我瑜伽師資班兩位印度同學都這麼跟我說,其中一位已三十多就因為和不同種性的人交往被禁足一年多。(是說已經三十多了還這麼聽話??)傳統上賤民(Untouchable)佔人口15%,他們被視為不可被碰觸的對象,走在路上若遇到其他種性的人要自動退到一旁。想想這是多可怕的一件事,還未出生的小孩就已被標上不潔的標誌,我爸如果是挑糞的,我也只能挑糞。

很多人去孟買都會去拍一個全世界最大的洗衣場,場中各處掛滿數千件剛洗好的衣服,鮮豔的色彩下訴說的卻是一個灰暗的故事,一個階級無法流動的故事。幾個星期前有天我又讀到一件印度性侵案,同一天另一則新聞是一個印度富人開車回家不滿佣人開門太慢,把他活活打死。在印度有幾億人是在野外大小解,很多性侵案就是發生在女性外出上廁所時。
印度還有著世界第二高的童婚率,這種社會結構、風俗民情,幾千年的習慣養成,這社會有那麼大一群人不被視為人對待,他們過著比牲畜還不如的生活,如何去教育民眾對人和生命的尊重?
(在印度只有不到2%的人是佛教徒,釋伽牟尼佛所教導的眾生平等,在印度從來不是主流思想)
我們聽到這些事都會覺得印度也太不文明了,印度好可怕,但是看看我們自身所處的世界,看看同志大遊行時在旁邊叫囂的護家盟(我有去遊行),看看去年324行政院事件後在網路上說那些人被打也只是剛好而已的言論,只要我不認同你(我跟你不是同一類的人),你就不值得被視為人的對待,我們真的離印度那麼遠嗎?
很多時侯,或許只是臨界點的問題。我們都覺得個自己是文明人,有愛心,主張公平正義,看到難民在海上的照片也會流淚,那如果現在有三百個羅興亞人跑到基隆港口,接受還是不接受?ok啊~~三千個呢?三萬個呢?接受了三萬個,又來三萬個,怎麼辦?難道要拿我稅金去養他?
當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的時侯,可怕的是什麼,是這個臨界點會越來越低。人人害怕被擠到更低階的那一層,黑暗的自私的那一面就會出來(看看現在歐洲民眾對難民的接受程度也越來越低)。政客和富人的權力結盟會更緊密,因為他們也不想失去他們既得利益…..我們說得希望這世界更美好的心願,我們願意付出什麼去得到?

喜歡這篇文章嗎?
想知道更多我的故事嗎? 到「漫話‧嬉遊‧記」的臉書粉絲團來幫我打氣吧~~

2014/3/7

遠藤周作的深河

我一直覺得,如果不是因為在還沒接觸到佛法前,曾看過的一些書對我的「眼界」有所開展,也許我是不可能會對佛法產生興趣的,其中有一本我一直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遠藤周作的深河,而且有趣的是,我是因為去不了西藏才去新疆,在新疆青旅讀到這本書,第一次去達蘭薩拉學瑜伽、當義工時,來了一個台灣網友又帶了這本書給我看,所以對它印象深刻。

遠藤周作是日本近代相當知名的作家,幾次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其作品反映他濃厚的天主教信仰,他死前交待家人將他兩部著作「沉默」及「深河」放入他的棺材裏,沉默是他在1969年完成的,最近馬丁史科西斯要來台灣拍得電影就是要改編沉默一書,而深河則是在1993年完成的,遠藤於1996年逝世,他選擇把這兩本書帶走,可見這兩本書足以代表他一生宗教觀。

深河問世時引起不小震撼,因為故事裏的宗教觀是泛神論的思想,甚至還有寫到轉世的觀念,很多人就認為是不是遠藤後期對於一生篤信的天主教教義有所動搖。天主教、回教都是一神論,相信有一個宇宙的創造者,祂決定所有事物,而佛教是無神論(佛法中天道裏的神也是在六道裏輪迴的,和宇宙創造神的概念不一樣喔),因為佛說所有的事物是因果法則、因緣聚合而來,這是佛法一個很大的特色。這本書被視為泛神論,因為主角是一個神父,而他是一個認為各種宗教的神(或佛等等)只是用不同面貌去呈現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前面,祂們對世人的愛是一樣的,他因此不見容於神學院,又被逐出教會,最後到印度的洹河去幫忙抬死人。

看這本書時有覺得也許我並沒有完全看懂它,但我覺得他的宗教觀跟我很像。記得小時侯因為我搞不清楚把神明桌上的東西擺錯被我媽破口大罵,她說這樣神不會保佑我,我年紀小小就已經會跟她說,如果世界上有神,而祂只因為我放錯幾顆水果就不保佑我的話,那祂也只是人啊,怎麼會是神,可見我當時就有那種無上的慈悲心應該是沒有分別心的觀念,這也是佛法的觀念,而所謂各種宗教的神只是用不同面貌去呈現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前面,這以佛法來解釋也完全說得通。

雖然我當時不要說沒讀過佛法,連一神論是什麼意思都不知道,但我並不覺得是因為作者對自己的信仰有所動搖,反而我覺得是一種更深刻的體悟使他成為一個真正有大愛的人,所以覺得很感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
想知道更多我的故事嗎? 到「漫話‧嬉遊‧記」的臉書粉絲團來幫我打氣吧~~

2013/7/29

大吉嶺喜馬拉雅小火車及鍚金朝聖之旅


在四月底離開尼泊爾和五月底去達蘭薩拉中間有三個多星期的時間,就安排了去大吉嶺及鍚金旅行。


上圖:這就是分租吉普車及鍚金的山路

大吉嶺和鍚金因為位於山區,所以這裏的移動以吉普車為主,各個小鎮至少有一個吉普車集中地,建議每到一地時,先去問清楚往下一個小鎮的車子每天幾點出發,常常一天只有兩班車,時間安排得考慮上,因為鍚金簽證只有十五天,而很多時間得花在交通上。多數地圖上看來只有幾十公里的距離,在這裏得開上幾小時的車,因為許多小鎮都位在某一小山頂上,所以你得先下山再上山才能從一地移動到另一地,有時還上上下下不只一次,有時還得過河,因為這裏的吉普車是分租的概念,前中後共三排,最好的位置是在第一排,我一般都先訂位訂在第一排,後面兩排常會坐到四個人,有點擠。我還買了暈車藥,有次忘了吃,就覺得非常不服舒。我覺得這裏的交通基本上算很方便的,且價碼公開,沒有所謂外國人和當地人的分別,一點都不用像在印度其他地方,坐車永遠得和司機殺價,你來我往角力一番。

上圖:位於鍚金Yoksum的Katok Phkhari聖湖,Yoksum這地名是指三位高僧碰面的地方,十七世紀時三位高僧就在這附近用這聖湖的水為鍚金第一位國王加持受冠,這裏也成為鍚金第一個首都。

到大吉嶺如果是坐飛機,是坐到Bagdogra這個機場,機場有預付計程車,可以坐到最近的小鎮Siliguri後,在鎮上坐分租計程車到大吉嶺,想省錢可以找其他旅客一起租計程車。但我並沒有直接到大吉嶺,而是到兩個小鎮間的另一個小鎮Kurseong 住了幾天,當時找了幾間旅館都挺嚇人的,最後就住到離車站較遠的 Kurseong Tourist Logde ,雖然一天要1200盧比,但窗外景色怡人,整個房間像小木屋,加上離鬧區遠,真得有度假村的感覺,也算值回票價。

上圖:火車分頭等和二等座位,但不要對這個頭等座位有太大期盼,別忘了這可是運行百年的老車呀,連坐墊都看來髒髒的感覺

之所以沒有直接到大吉嶺是因為想試一試舉世聞名(有嗎?)的喜馬拉雅小火車,它也是個世界文化遺產哦,有百多年歷史了,到現在還在運行,當時會建造這小火車就是因應山路彎延,小火車的車軌極小,且時速極慢,火車起站其實就在Siliguri,但如果從Siliguri開始坐,到大吉嶺可能會瘋掉,為了不想花那麼長的時間在這火車上,所以選擇從Kurseong起點的火車,同樣的,建議先查好出發時間,最晚在出發前一天就帶著你的護照去買好車票。

大吉嶺這一帶以種植茶葉聞名,坐在小火車上時不時可以看到山坡上整片的茶園,山裏雲霧繚繞,氣侯涼爽舒適,所以這裏也成了許多印度人國內旅遊避暑的熱門景點之一。大吉嶺另一個比較有名的景點是它的動物園,可以看到一些喜馬拉雅山的動物,最著名的就是雪豹、孟加拉虎等



上圖: 快到大吉嶺不到二十分鐘處會經過這個大寺院,後來我來參觀才知道,他們在台灣居然也有分所

大吉嶺和鍚金因地理上接近不丹、西藏,因此歷史上有部分人民也是深受西藏文化及藏傳佛教的影響,有些人是尼泊爾人,他們也講尼泊爾話,而像世居於喜馬拉雅山脈的雪巴人所講得雪巴語則近似藏語。這裏有些寺院可以追溯到1700年代,我的大吉嶺和鍚金之旅主要的重點是參觀古老的寺院(Monastry),可以說是是朝聖之旅。


上兩圖:藏傳佛教中噶舉派的主寺榮德寺(Rumtek Gompa),從鍚金首府Gangtok到榮德寺也是坐分租吉普車,要問一下回程的出發時間,才不會參觀完寺院後沒有車可坐

雖然從大吉嶺到鍚金各地我一路參觀了不少寺院,但我能分享的照片不多,因為寺院最有看頭的是裏面的壁畫和雕像,但裏面都不能拍照,而有些寺院因為太老了,外面用許多支架撐起來,也沒辦法拍,所以就分享幾個特別有名的。


上圖:位於鍚金首府Gangtok山頂上的Enchey Monastery,藏傳佛教中寧瑪派的佛寺,意思是「深隱的寺廟」裏面有提到1900左右的住持會飛哦



上圖:位於鍚金首府Gangtok的藏傳文化中心(Namgyal Institute of Tibetology),裏面有1957年落成典禮時達賴喇嘛尊者來參禮的照片,結果兩年後尊者就離開西藏,到現在的居住地達蘭薩拉。Gangtok 這裏有纜車,所以我是從山上坐車下去這個文化中心的。

行程安排上,有些monastery開放的時間有限,如果到訪時遇到主院的大門沒開,可以問一下他們是否能為你開門,不然就得清晨或傍時有法會時再過去看,也可以問一下旅館或當地人相關的資訊。

上圖:這是在鍚金的Namchi拍的,第一次在印度看到這麼乾淨的廣場,重點來了,居然有會動的噴泉,太感人了,這裏不是印度吧!? 


上圖:Namchi的蓮花生大士雕像,位在蓮花生大士景區裏


上圖:要下雨了,照片不太清楚,但給大家看看這景區有多大。

上兩圖:Ravangla的釋伽牟尼佛景區

我來鍚金除了看了一些非常古老的寺院,也參觀了Ravangla的釋伽牟尼佛景區和Namchi的蓮花生大士景區,在Pelling,有一座觀世音菩薩的景區也正在建造中,這些景區都不是歷史古蹟,都是近年才完成的,感覺鍚金政府極力把鍚金打造成一個佛教徒的朝聖聖地,景區都位在山頂上,地理位置絕佳。

上圖:位於Pelling,鍚金第二老的寺院Sangachoeling,不過裏面幾乎都淨空了, 連壁畫都掉得一乾二淨,有點可惜呀

上圖:這個老寺院外面有許多這種佛塔,和許多人拉達客遊記裏的古老佛塔很相似

上圖:位於Yuksom鍚金最古老的Dubdi寺院,建於1701年,不過這不是主院,因為主院完全被支架包住了,拍了也什麼都看不到。

我在Yuksom住了這趟旅行最棒的旅館Ejam Residency,希望有機會重回鍚金,來這裏住上一個星期。

上圖:鍚金首府的步行廣場,我們來這裏時常常下雨,山裏總是一下大太陽一下下雨

上圖:看到告示牌裏的字了嗎?難怪鍚金特別乾淨。鍚金很多地方都有明顯告示說:Smoking is considered offensive here. 所以這裏的二手煙也很少 (自己後來再看這篇文章也覺得好笑,其實錫金和大吉嶺原本非印度一部分,文化、人種等等都差得遠,地理上離得也遠,一直拿這些跟髒亂的印度比,簡直LP比G腿)

Lonely Planet說印度為了討好鍚金人,在鍚金成為印度的一部分時,投入了許多資金在基礎建設上,這部分從鍚金許多公路的品質就可以看得出來,且到了鍚金,一點都不會覺得是在印度境內,大概是印度境內少數比較乾淨的地方,這一點我想應該不會是印度政府的功勞,應該和鍚金人的習性有關吧,哈。

上圖:鍚金的最後一站住在Pelling,這裏的旅館應該是這一次旅行中最多的,因為這裏是很多登山客必住的地方,那麼不登山的人呢,找一間面山的旅館,運氣好的話早上醒來世界第三高峰干城章嘉峰就在窗外跟你招手,過過乾癮也不錯啦

一踏入鍚金境內,除了乾淨的馬路讓人覺得眼睛一亮外,有趣的是商店找給我的錢很多是全新的,不然至少也是接近全新,銀行ATM領出來的錢當然也是全新的,後來我一回到Incredible India,碰到商店給得髒髒的紙鈔還有點不習慣。

印度政府把鍚金設為免稅區,不知是否也是討好鍚金人的一招,不論原因如何,因為少了消費稅,這裏的物價比印度其他地方更低一些,我坐車時遇到一個鍚金人,他說從鍚金買的東西,不能帶到印度其他地方,被查到是要課稅的,他說雖然一般印度人可以自由進出鍚金,甚至在鍚金工作,但不能在鍚金置產,這大概也是保護鍚金的一招吧。

希望下次再到鍚金時,能到那些需要特殊簽證才能去的地點,去看一下那些美景。

2013/7/14

台灣人辦理鍚金簽證應注意事項(2013年新規定)


鍚金位於印度東北的一小角,和中國、不丹和尼泊爾都有邊境,地理位置特殊,中國之前還一直不認同鍚金是印度的一部分,我查網路,說因近年來中印關係改變,中國對這一現況才鬆口。
上圖:鍚金有很多非常老的Moneastry,最早的連於1700年左右

因為鍚金成為印度一部分的過程比較特殊嗎?到鍚金旅行,除了印度簽證外,還得要辦一張Sikkim Permit,目前這個Permit的效期只有兩星期,和過去一個月的效期相比少了一半時間,也使得安排鍚金旅遊時得比較謹慎,因為鍚金各鄉鎮都在不同的山頂上,從一處到另一處都得先下山再上山,使得地圖上看來很近的地方,交通時間卻比在平地多幾倍。因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一側,很多人來這裏登山,厲害的還能挑戰世界第三高峰,但若想一睹鄰近西藏的幾個絕色美景,除了一般旅客的Permit之外,還得申請另一種簽證,而且那種簽證效期只有五天。

出發到大吉嶺前在網路上看到其他網友都是在大吉嶺的辦事處辦理鍚金簽證的,所以一抵達大吉嶺就去了辦事處,沒想到我工作人員卻告訴我,兩個月前鍚金政府通知他們,不得核發簽証給中國人,包括台灣及香港人。(當時是五月初)

當天已經是星期六了,如果不能拿到鍚金簽證的話,這趟旅行就泡湯了,那還得了,因此決定立刻坐上這裏的分租計程車(share Jeep),也就是吉普車,到三個小時遠的Siligui的辦事處試試運氣。其實Siliguri是我抵達西孟加拉洲的第一站,只是當時我並沒有在該處停留,而是從這裏坐了吉普車直達一個另一個小鎮。Siliguri辦事處的小姐也是很遺憾地的看著我,跟我說她在兩個月接到了鍚金政府的通知,我簡直就要瘋了。

後來回到旅館,上網再查了一查後,決定先到大吉嶺的Foreigner Registeration Office登記,這裏的官員會給你一張鍚金簽證申請表,他們檢查完你的護照、印度簽証後,會在這張申請表上簽名,接著你就可以拿著這張表去Court大樓裏的鍚金辦事處辦理簽證。有趣的是,外國人註冊處的那位官員問我說,你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吧,為什麼你們的護照上面會放China這個字,還好這位官員還知道台灣,有時我讀別的網友辦簽證的經驗,有些外國人根本沒聽過台灣,因此他們看到護照就覺得你是中國人,那就有理說不清了。

後來我發現台北的印度協會開放協助辦理鍚金簽證了哦,但因這簽證效期只有兩星期,在哪裏辦比較好,得自行評估一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
想知道更多我的故事嗎? 到「漫話‧嬉遊‧記」的臉書粉絲團來幫我打氣吧~~

2013/4/8

Mysore:Yoga India 的瑜伽師資班簡介

在達蘭薩拉三個月之後,我南下到印度Mysore另一個瑜伽中心上師資班,我上課的中心是 Yoga India,之前我在達蘭薩拉的分享有介紹過,整個瑜伽師資執照是怎麼一回事,這裏就不再贅述了。大家上網查如果發現中心的名字有改過也不用太意外,在印度所有的老師一有名就會自成一派,然後想取個什麼有名的名稱,我在這裏不過幾個月,他們的網名就改過一次。

分享一下我怎麼找到這家中心的。印度四處都有掛著美國Yoga Alliance 師資班訓練的瑜伽中心,很多只是學店,教學不嚴謹也沒有保障,以我個人而言,我是先選定上師資班的地點:Mysore,上網查了Mysore的瑜伽中心,比較這些中心師資班的上課內容,其實從各個中心網站內容的詳盡程度也可以看出它是不是個認真教學的中心,加上我又花了點時間看看網路上的一些評鑑,最後發現這間瑜伽中心被某網站選為全球最佳的師資班後,就決定來這裏上課了。不過必須說明一下,即使是那個評選網站,看來也是做得很兩光,只是綜合了這瑜伽中心自己的網站及其他評鑑,我想這應該是一個可以信賴的中心,才得以下最後決定。

上圖:上課地方,和達蘭薩拉一樣,沒有鏡子的,地板是磁磚,和台灣的瑜伽中心很不一樣吧,這裏很乾淨,兩邊都是窗子,早上在黑暗中開始做拜日式,做到太陽昇起,感覺很棒,說到這個,提醒大家,如果您做瑜伽的時間是在下午四五點過後,拜日式就可以省了,它會被稱為拜日式自然就是早上做效果最好,但說來拜日式也是大暖身的一個程序,如果練瑜伽的時間比較晚,可以用其他姿勢暖身

後來新生自我介紹時,發現同學們有一半以上都是因為朋友來這邊上過課才介紹他們來的,有個同學甚至已經上過別的師資班了,也還來這裏再上一次,可見這間中心的師資班口碑真不錯。而且因為同學們也是來玩真的,來這間中心上課的人程度都很好,我的同學裏有一半都有在教瑜伽了,有的人還會做一些超神的動作。
上圖:這位同學是本班最神的,他還會兩腳在頭後交叉的動作

Yoga Alliance Level 1師資班訓練要求是200小時,這兩百小時的課應該包括哪些,從Yoga Alliance的網站上就可以查到,但是Yoga Alliance的要求比較像課程大綱,真正的教材內容都是每個中心自己準備的,這部分也是看各中心想教給學生什麼。我做了很多功課,一開始除了Mysore,還看了很多達蘭薩拉及瑞詩凱詩的師資班,我發現很多師資班的課都有包括印度傳統醫學Ayurveda(阿育維德),但我上得這間中心並沒有這門課,不過上我們Anatomy 課(解剖學)的醫生卻是一位Ayurveda醫生,而不是西醫的醫生。

Ayurveda是一種純植物的醫學,不像中醫,連動物、甚至動物的排洩物、毛髮也可以入藥,在印度很多保養品、洗浴用品也會標榜Ayurveda,也就是純天然的草本成份做的,還有所謂的Ayurveda料理,當然也是講究有機、素食、不過度烹調,我在想很多瑜伽中心會有Ayurveda 的課是因為他們希望做瑜伽的人能吃素,這在他們的網站的課程網要上可以略知一二,但我們這家中心的教材裏就曾寫到練瑜伽的人不是一定要吃素(不過老師們還是吃素的啦),也或許因此就沒有上這個部分,不過大家可以自身試驗一下,一般如果你前一天晚上吃了比較多肉或油炸品,第二天練習時難免就覺得身體比較重,不易伸展,這或許也是為何很多練瑜伽者最後都會傾向吃素的原因。

我們的課表可以在這中心的網站上找到,我這裏就不附上了,因為課程也有可能更改,大家上網查肯定是最新的課表,這中心網站有個讓我不太喜歡的地方,就是他的課程價格都沒有寫出來,後來學生們私下當然會問彼此付了多少錢,就有人多付了五千盧比,而老師只給她一個理由,因為匯率的關係。我是寫郵件給學校問了學費,當時給的答覆是六萬盧比,但是開課前兩個月先報名、預付一半學費的話,只要付五萬盧比,但我們有個同學明明是三月就報名付訂金的,卻也還是付了六萬盧比,學校說那時還沒有早鳥優惠的政策,那位同學當然氣死了,我們也覺得學校這樣實在說不過去。還有就是如果因故不能來上課,學校完全不退費,也不能改期的樣子(改期這一點我不確定,據說是這樣的),因此雖然同學們都覺得這裏的課確實很不錯,但又覺得他們還是有點金錢至上的感覺,我是覺得只要教學品質夠好,價錢也沒比其他學校貴太多,CP值還是很高的啦。

幾乎每一個中心的師資班都有所謂的瑜伽哲學課,我們這中心也不例外,而上哲學課的就是瑜伽老師本人,很多同學都覺得他上得不太好,對於這一點我不意外,也沒想多抱怨,因為我遇過一些上過其他地方師資班的人,有的中心所有的課(也就是連解剖學)都是同一個老師教,那種教學品質當然更糟,哲學這種東西本來就比較不好教,老師自己講得口沫橫飛,但學生們不見得能心領神會。我來上課前有看了一本艾揚格瑜伽大師寫得書:Light on Life,所以對印度的一些基本哲學還有瑜伽哲學有些初步了解,這本書很棒,推薦給大家,即使不練瑜伽的人看了也會很有心得。(不過不練瑜伽的人大概根本不會來看這篇文章吧,哈!)

上圖:上午的體位法練習有九十分鐘,下午有七十五分鐘,很多同學都以為師資班會練更久,但是因為講究動作的精準,還有在每一動作上待的時間較長,幾乎人人上完課都是滿身汗,同學們很多是從歐洲來的,那裏天氣冷,他們說以前做瑜伽從來沒流汗過,但到這裏就完全不一樣了

整體而言我們對這裏師資班的課是很滿意的,如果有人問我的話,我也會推薦他們到這裏來上課,以最重要的體位法來說,每個體位法的意義、限制、益處、技巧、當見錯誤及變化型老師都講得很清楚,老師示範時是每個小步驟分解得很清楚、講解得很詳盡,加上每天早晚練習時,老師會糾正你的錯誤,這時你會很有感覺,馬上聯想到上課學到的東西,可以說一個月內把瑜伽最常見的體位法都學過一遍、也親自練習過無數次。

不過這裏的課並不輕鬆哦,每天都有兩堂試教的課,一堂是老師當場指定一人,對全班試教,另一堂則是分組試教,老師會在各小組裏指派一人在小組裏試教,每天試教的幾個體位法在前一天會公布。每天早上五點開始上課到,晚上八點才結束,中間有兩次休息,一次是兩小時,一次是四小時,但扣掉吃早、午餐,能念書的時間不多,加上我們一般都還要補眠一下,這個月可以說過得非常辛苦。有的同學在試教時教得不好,還被老師很嚴厲地指責,老師在這方面可不像東方人,批評起來一點都沒在客氣的,所以我們每天都皮皮挫,準備試教的內容。如果是真有心想當瑜伽老師的人,來這邊上課一定會覺得獲益無窮,但如果只是想好好地學一下瑜伽的人,試教課程可能就會給你很大的壓力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
想知道更多我的故事嗎? 到「漫話‧嬉遊‧記」的臉書粉絲團來幫我打氣吧~~

2012/12/17

Mysore 近郊景點:Belur, Halebid & Sravanabelagola

瑜伽中心幫我們安排了一個一日遊,走訪了這三間寺院。

這幾間寺院如果從班加羅爾或從Mysore過去,都得三、四個小時的車程,想在一天內走完得花到十四、十五小時,有興趣參訪這三間寺院的人最好住到離三間寺院都近的小城Hassan,再以此為中心分別走訪這三間寺院。


上圖:在 Belur的Chennaleshava Temple裏,大象雕塑四處可見


上圖:Chennaleshava Temple是曷薩拉王朝的代表寺院,建於十二世紀,寺院建在一個星狀的基壇上


上圖:環繞著寺院主體的石雕群令人眼花撩亂


上圖:許許多多的神話場面密密麻麻地刻在每一小塊區域中






上圖:戰士代表勇氣、獅子代表力量、大象代表穩定



上兩圖:屋簷下許許多多跳舞的女神,每一座主雕像下面,還有其他的小雕像,服飾、面部及肢體表情也都是栩栩如生,還有站在她們下方的樂師等人,姿態各異


上圖:看到這隻猴子,正要伸手去抓舞女的衣牚


上圖:琳瑯滿目的石雕,個個都有故事,這雕象上方的十二法輪代表十二個輪迴


上圖:院內其他的小寺院則是十四世紀所建


上圖:後期所建的寺院規模雖與主院不能相比,但石雕精緻度一樣不含糊


上圖:小寺院周圍的每一座女神都不一樣


上圖:同學們開始在小寺院上做起瑜伽

後面這兩間寺院因為沒有導遊介紹,印象就比較不深刻。


上圖:位於Halebid的Hoysaleswara Temple,主要祭祀濕婆神,是曷薩拉王朝的Vishunusardhana王為自己及王妃建造的寺院,據說花了105年才建造完成。四周是綠油油的草地,可能因為前一間寺院導覽花了太多時間,大家進寺院沒多久,就全跑到草坪上休息,老師就走下來跟我們講古。


上圖:寺院外圍的雕像群非常細緻


上圖:每一吋空間都像是一件藝術品


上圖:位於Sravanabelagola的寺院,是耆那教在南印最大的聖地,進入寺院前要先走上這一段有614石階的小山坡,因為沒有任何可以遮蔭的樹,在夏天走這山坡得穿上襪子,不然上十到十五分鐘後,腳肯定會被燙傷

上圖:Sravanabelagola被兩座岩山包圍,爬在寺院所位於的Vindhyagirl山時,可以看到蓄水池及另一座岩山Chandragirl


上圖:寺院裏有一座據說是世上最大的石像Gomateshvara,裸體在耆那教中表示「無所有」,綑綁手足的常春藤表示長年沉澱於冥想中,這石像因其材質看起來很新,但看了碑文就知道它可是建於西元981年



上圖:寺院裏排隊等著被"加持"祝福的信眾

喜歡這篇文章嗎?

想知道更多我的故事嗎? 到「漫話‧嬉遊‧記」的臉書粉絲團來幫我打氣吧~~


2012/11/27

印度小故事(二):預設立場影響我們對事物的判斷

之前曾寫過一篇文章:女生一個人在印度旅行要特別小心,沒想到這篇文章居然在背包客棧引起很多迴響,有些棧友就提到常常坐巴士或公車時,明明車上還有其他空位,但是剛上車的男人還是坐到她旁邊的位置上。

上圖:等待大寶法王加持前,信眾們坐在寺院的草坪上曬大陽

記得十月初時幾個台灣網友來找我,我們一起到下達蘭薩拉,也去受了大寶法王加持,那天所有行程都是坐當地的公車。我們在下達蘭薩拉車站上了往大寶法王居住寺院的公車,因為是起點站,公車上除了我們三人之外,只有另外兩名乘客吧,這公車的坐位一邊是兩人一邊是三人,但是位子都很小,中間走道也很窄。後來到了某站上來了一名乘客,我想一般人如果看到車子那麼空,多半會找那種整排左右兩邊都沒人的地方坐下吧,但這婦女居然跑來跟我和我朋友擠這三人座位,即使我們三人都算瘦的,也有點要摩肩接踵的感覺,當時我轉身跟我朋友對看了一眼,彼此沒說什麼。後來這婦女下車了,又上來另一個人,這個人又坐到我們這裏來。

後來我看我朋友若有所思,我也是在想事情,我們問對方在想什麼,我就說想到我之前那篇文章,有人寫說在印度常有男人故意坐到你旁邊的事,原來她也是在想這一點,我們就在討論說,人們看待一件事情的角度可以是如此的不同,假設今天我或她是自己一個人坐巴士遇到這種情況,且對方是男生的話,是不是我們也會以為他想佔我們便宜呢?

記得聽達賴喇嘛尊者講課時,他說佛祖說我們所看到的,所聽到的事,其實都被我們心裏的想法所影響了,不見得是真實的情況。尊者也說:人人都想離苦得樂,那就得先了解什麼事會帶給自己或他人痛苦或快樂,這得透過不斷地的觀察來學習,然而,真正的難題是:我們對真正的狀況不了解或錯誤了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
想知道更多我的故事嗎? 到「漫話‧嬉遊‧記」的臉書粉絲團來幫我打氣吧~~

2012/11/26

印度小故事(一):你會為你的權益發聲嗎?

一個月的瑜伽師資訓練班結束了,應該來寫寫這個月上課的情況、介紹一下這家中心等等,然而我卻還比較急著想分享這個月跟十個不同國家的人相處下來所感受到的"文化衝擊"。

我們這期的學生才十一個人,就有十個國藉,有兩個印度女生,但其中一個長住美國十年以上,而其他國藉的學生呢,有個匈牙利人在上海教書教了好幾年,有個哥倫比亞美女,也在西班牙、德國生活超過十年,另一個男生我一直以為他是瑞士人,搞了半天他是比利時人,有個馬來西亞的華人女孩,則已經在紐西蘭生活了八年,總之,非常之國際化,每個人的個性也非常鮮明。

上圖:平常我們在教室裏上課都是這樣圍著半圓坐在瑜伽墊上,校外郊遊這天也就這麼圈地而坐了

我們早課始於chanting,晚課也終於chanting,chanting基本上就是吟唱梵文的歌曲,我們拿到的課本是英文拼音的,大家雖然不會梵文,但就是看著羅馬拼音,老師唱一遍,我們唱一遍。班上有三個人感情特別好好,除了上課時間外,幾乎其他時間都在一起,我知道他們私下常拿著梵文的歌詞開玩笑,你們應該可以想像,就像學生時期大家都會改編校歌一樣。第三週以後老師要大家輪流唱幾句,也許是他們私下鬧地太厲害了,當大家輪唱時,每次輪到他們三人其中一人,他們都唱不下去,常是第一句憋著笑,第二句就大爆笑出來,或根本完全唱不下去,只是摀著臉一直笑。chanting時其實大家都還滿在情緒上的,氣氛該是溫馨而莊重,但一輪到他們,這種氣氛就被破壞掉了,因此當天下課後我有聽到其他同學在抱怨他們。

第二天晚上大家輪唱時,又發生這種情形,另外一個同學當場就用很生氣的臉看著他們說:Please!下課後,這位同學還去跟那三個人說,我覺得你們應該去跟老師道歉,更妙的是,其中一人卻回說,那只是我自然的情緒反應,我不會道歉的。我在想同樣的事如果發生在一般台灣人身上,也就是說當你覺得你個人的權益受到影響時,你會敢於發聲嗎?又或者當你覺得別人行為不妥時,你會出面糾正嗎?我算是很敢講話也會路見不平的人,不過關鍵可能是這種情況還不至於讓我覺得我的權益有受到影響或會讓我想出面制止他們。再者,我們一般人如果被人家這樣出面講了什麼,不管心裏感覺如何,很多人可能也不會像那男生一樣,會這麼理直氣壯地拒絕反駁回去。

有一次,一個和我很要好的女孩,她在chanting的前一堂課就有點進入冥想的狀態(別問我那是什麼意思,因為我完全不懂冥想,而老外都講得很玄),所以在chanting時,她雖然也坐在課堂上,但她一直沒有開口唱歌,chanting結束後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問她為何不跟著唱,她當時也許因為情緒還在冥想裏,也沒多說什麼,第二天這女孩跟我說,她下課時去跟老師解釋了為何她沒有唱歌,我想換成是我我也會這麼做,但令我訝異地是她說有個同學在下課後去跟她說,你知道你今天的行為影響到我了嗎?這女孩對這同學超不爽的,因為她覺得我唱不唱歌關你什麼事,如果你有專注在你自己的chanting裏,根本就不會注意到別人有沒有在唱歌。

這個月下來,發生了一些事都讓我充分感受到西方文化和東方文化的不同,我和馬來西亞華人女孩曾就包括上述一些班上發生的事討論過,彼此在這種情況下會如何處理,後來我就開玩笑說,果然我們還是深受儒家教育的影響,真不知這樣是好是壞~~

喜歡這篇文章嗎?
想知道更多我的故事嗎? 到「漫話‧嬉遊‧記」的臉書粉絲團來幫我打氣吧~~

2012/10/6

達蘭薩拉:食衣住行育樂

陸續有人問我一些達蘭薩拉(精確來說是McLeod Ganj)的問題,我先彙總如下,若有不足處,大家可以在這裏提問,勿以私訊發問,這樣其他人可以分享到這些訊息,謝謝 (目前一百元盧比約當台幣五十五元)

先說明一下,一般人講到達蘭薩拉,想到的是西藏流亡政府的所在地,也就是達賴喇嘛尊者住的地方,這地方其實叫做McLeod Ganj,達蘭薩拉整個轄區除了McLeod Ganj,也包括附近的Dharamkot、Bhagsu等等小村子,如果是到McLeod Ganj住的話,Dharamkot、Bhagsu都在走路可達的距離。不管在Dharamkot、Bhagsu或McLeod Ganj,都有auto就是我們說的嘟嘟車車站,從MG到Dharamkot是六十盧比。

上圖:一個很可愛的台灣女生覺得旅遊書的地圖不好,就自己畫了一張地圖

換匯:
  • 達蘭薩拉換匯的匯率較差,可以在德里先換一些,我有個隱形腰袋,換了幾百元美金的盧比就藏在裏面,再將隱形腰袋塞到褲子裏,上衣蓋住,應該很安全了 
  • MG有幾個地方有提款機,只要確認你的提款卡國外可用,也可以直接提款。來這裏提款的匯差,也許比你換匯的匯差好,只是提款要手續費 
  • 不論在德里或達蘭薩拉,換匯時儘量殺價,可以先假裝要換個一千美金,講好匯率後再說因為某某原因,我想我今天先換個五百美金就好了
交通:
  • 達蘭薩拉沒有火車站,若要坐火車,得坐到最近的Pathankot車站後,再坐巴士過來 
  • 德里過來的話,在西藏村到處有旅行社可以登記大巴坐到達蘭薩拉,費用從六百到九百不等,視車種及淡旺季,還有個人殺價技巧而定。都是夜車,最好帶雙襪子及外套,以免坐個十二小時的車被冷氣冷到,不管旅行社的人跟你說行程要幾小時,差不多都要用上十二小時或更多 
  • 瑞詩凱詩過來的巴士好像會在德拉敦先停一次再過來,過來也是得用上十二小時,這我是聽說的,大家可以再補充 
  • 阿姆利則坐巴士過來約五、六小時
  • 如果是要到達蘭薩拉長住,沒打算再四處旅行的人,不見得要用大背包,完全可以拿有輪子的行李 
  • 坐飛機的話,德里有固定班次過來,但不是天天有航班,且得近六千盧比,但航班常被取消 
  • 各處過來的巴士有公營及私營的,我沒坐過公營的,不知道和私營的差多少
  • 印度國內火車及飛機訂票可以上Cleartrip網站查詢,如果是在自己國家就先訂了印度國內航班,記得把訂票的信用卡也帶出國,在印度機場 check in 時他們會檢查信用卡
  • 在MG可以坐巴士到下達蘭薩拉,或坐那種像shuttle的車,都是一人十元,從下達蘭薩拉車站可以坐車到其他目的地

上圖:山路上,或鬧區裏,都有不畏人群,肆躡的猴子,有次和一個印度朋友在山路上遇到一大群猴子,他特別跟我說,看到這種情形,一定要目不斜視地走過去,絕對不要去看牠們,也許會被攻擊,他就有被猴子咬過

飲食:
  • 每天三餐三百盧比可以吃得不錯,要很省的話兩百盧比也夠 一般藏食,一個湯麵、炒麵或一個炒飯從50-100盧比不等,看餐廳等級及有沒有含肉 
  • 一般印度菜,看餐廳等級及有沒有含肉,一道菜60-150盧比不等,加上主食的飯或餅,一般是30盧比左右,也就是說便宜的100元可解決一餐,但有肉的,好點的餐廳,200-250也夠一餐了 
  • 很多餐廳都有義大利菜,很多餐廳是以上三種食物都提供,甚至還包括中國菜。很多餐廳都有賣一人份大小的pizza,一個100-140盧比左右,以我(食量中等的女生)而言,吃完一個都覺得太撐 
  • 飲料:各種茶多是20-40不等 
  • 有幾家蛋糕店,很餐廳裏都有賣甜點,這裏的人似乎滿喜歡吃甜點的,一般是40-60盧比 
  • 我從台灣帶了茶葉過來,很多旅客都是喝瓶裝水,就算煮開水也只用瓶裝水來煮,我覺得不環保,且我想水只要有煮開應該都算安全,所以我旅行通常就用當地水龍頭出來的水煮來喝,但根據過去旅行經驗,喝當地的水都會有不習慣的味道,加上我喜歡喝台灣茶,而不是一般的紅茶,就自己帶茶葉過來。有次我泡給瑜伽中心的人喝,他們都愛死了台灣的高山茶。 
  • MG街上有五金店賣鋼杯及電湯匙,比台灣便宜,我買了一個一L的保溫瓶也才四百盧比,如果要買煮水壺這裏也買得到,但買鋼杯及電湯匙才能煮泡麵。 我的臉書上有些食物的照片有附上餐廳名稱、價錢,陸續跟大家分享 
  • 日本素食餐廳「風的馬」,在這裏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 Jogiwara road上,一個天婦羅蓋飯、一個咖哩青菜飯、一個蛋包飯都才70盧比,菜單上每一種東西都滿好吃的,不過不要點烏龍麵系列的,因為這裏沒有那種麵,只能用當地的麵去煮,不好吃 
  • German Bakery,在Bhagsu,也是一間很有名的餐廳,這間餐廳各種食物都有賣,幾乎都很好吃 
  • Kunga guesthouse,在Bhagsu road上,食物種類很多,價位中等,又可以免費上網 
  • 在西藏廟旁,Jogiwara road上的香格里拉素食餐廳,東西好吃又超便宜 
  • Peace cafe素食餐廳,也是在Jogiwara road上,過了郵局後往下沒幾步,按摩店對面,多數餐點都不錯吃 
  • 地勢比較高的Dharamkot餐廳也不少,這個地方據說以色列人超多的,有些餐廳有以色列食物可以點 
  • MG就這麼幾條路,餐廳多到一天吃一家也可以吃上一兩個月不重覆,我寫得是個人比較喜歡的店,但是有名的店還很多,大家可以多試幾家 

上圖:以前去清邁時覺得清邁如果沒有旅客,人口數應該會少一半,但是達蘭薩拉這種情況似乎有過之而無不及,視野好的地方向遠處一看,全是guest house

上圖:外出門一定要關好,不然你的房間就會使猴子入侵,你的食物就成了他們的餐點。

住宿:
  • 基本上只要有達賴尊者講課的期間旅館都容易爆滿,最好先預定,其他時侯即使在旺季,我想要找不到房間的機率很小,但是這裏的路都有坡度,可以考慮先預定頭一兩天的房間,過來這邊再換旅館,才不用背著行李上下山路
  • 淡旺季費用有別,旺季時旅館費用等都會變高 如果要住到有帶衛浴的房間,起碼要三、四百盧比,如果你住久一點,可以另外談價錢,也有人是去租月租房的,但要注意,有些當地的房子,用水時間有限,因此得在浴室蓄水備用 
  • 我之前找房間的經驗,同樣都跟旅館說我要住兩個月,有的從一天五百可以直接降到三百五,有的一天只能減少五十元,所以真的看運氣 
  • 也有人住衛浴共用的,房間一天一百元可以租到 Bhagsu路上那幾間比較有名的guesthouse都不便宜,有的最便宜的就要六至八百盧比,建議到Jogiwara 路上找,會比較便宜一點 
  • 這些囚位居山上,各房間一般會備有毯子,反而不見得有棉被或被單,但也因為是毯子,不可能像床單一樣常洗,我有朋友就覺得很髒去買了睡袋才敢睡,如果擔心的人就帶睡袋來,還有另一好處,萬一冷時,旅館裏那種便宜毯子也不見得能多保暖,就多一層保溫。真得不行的話,到Bhagsu Road一帶有很多店有賣毛毯哦,價錢才三百到千盧比,以紀念品來說都算便宜的
  • 目前住得旅館叫做Freedom Palace,它沒有網站,是在山坡上且被其他旅館擋住,不好找,從德里坐大巴到這裏的車站下車後,沿著Jogiwara road一直走,看到右手邊有間 Tibet book world 書店,對面下坡路口就會看到這學校的告示了,從下坡路往下走,過了學校不久,右手邊有間Pink house ,就在它的旁邊且被它擋住了,走進pink house旁的小巷子,然後下二樓的櫃檯check in就行了。這間旅館有新舊兩棟,我住房間比較小的這邊,只有衛浴,沒有廚房,面山一天只要兩百,算超便宜的,因為我住兩個月,且我來的時侯和幾個義工一起講價,才能這麼便宜。這片山坡更往下走還有一堆旅館,月租費從七千到一萬多不等 

上圖:很多建物還沒全蓋完,樓上還光溜溜的,一樓居然就有住人


上圖:Dharamkot的民宿,這裏雖然離MG有三十分鐘路程,但喜歡住Dharamkot的老外很多,所以這裏的餐廳晚上都很滿的,我還聽過一些人說這裏是以色列人的大本營,他們晚上吵鬧的很厲害。


上圖:Dharamkot的路是像這樣的,都是小小的 

 網路:
  • 我買了一個idea上網卡,就是SIM卡裝在一個USB裏再插到電腦,兩千盧比,送5GB,但只限一個月內使用,根本用不完,早知道就下載一些電影備看 
  • 充值,每2GB 449盧比,充值有多種用量及使用期限 
其他生活費用:
  • 長住客要買電器可以到下達蘭薩拉去買,選擇多,像我買吹風機才六百盧比,還是菲利浦的,算便宜吧,也可以在這裏買電磁爐及鍋子,MG有巴士到down Dharamshala 
  • 洗浴用品、女性用品、百利菜瓜布、洗碗精等任何你想得到的生活用品,許多你看過的品牌這裏都有,如多芬等開架式用品,價錢合理,甚至比台灣便宜,若買當地品牌會更省,不用麻煩從台灣帶。 
  • 一般產品,包含電器、鍋具、零食,只要有外包裝的,通常售價都標在盒上及瓶上,不用擔心買貴 
其他的生活費用,比如買菜、買水果,物價都比台灣便宜不少,非常省錢的話台幣七、八千可以過一個月 當然上述不含你要旅行的費用,一旦有其他旅行計劃,費用就多很多了

氣侯:
  • 雖然下雪的機率很低,但我們義工單位的藏人跟我說他第一年的冬天沒用電暖氣就差點被冷死
  • 此外冬天時很多商業活動會停止,很多瑜伽中心十月底就關門,到南部的果亞開課,預計在冬天來此旅行的人要三思,但達賴尊者冬季在這裏講課的機率還滿高的,大家上網查尊者以前的行程就可以看出來
  • 我是七月中到十月上旬待在這裏,以我個人經驗而言,雨季時的七月到九月底比後來雨季停了後的氣侯冷,因為這裏有兩千公尺高,下雨肯定冷的,很多老外在雨季時每天都穿雨衣出門,因為雨太大了傘就沒多大用處
上圖:沒有霧的時侯,遠處山頂雪峰才會出現。

服飾:
  • 因為這裏海拔有兩千左右,夏天固然熱,但日夜溫差大,所以冬衣還是可以帶上,冬天來的話就一定很冷的
  • 很多人到這一帶會去北北印trekking, 那裏即使夏天也非常冷的哦,得有超保暖的衣服才夠
  • 藏人服飾、手織毛衣、毛帽、襪子 、室內鞋都很便宜,可以來這邊再買 有幾間運動用品店,可以買到登山用品、厚衣及睡袋等 
  • 北印盛產寶石,這裏飾品店也多,在我看來跟在大陸很多店都很像,我沒什麼逛,不過也有西方人專門去訂做項鍊等飾品的,貨比三家不吃虧 
上圖:Bhagsu路上一側是各種紀念品小店和餐飲店,一側是各種布製品攤販


上圖:我旅行的經驗讓我知道,當地所需的衣服到當地再買最合適了,旅館給得毯子不夠,沒問題,這裏到處有得買便宜的羊毛毯

瑜伽:
  • 這裡上瑜伽課的地方很多,你得自已去試過幾家才知道你喜歡哪裏,我在部落格裏就有提到這一點了,畢竟這和個人喜好有關。
  • 我曾在網路上查過很多家,但發現許多網站的資訊並不及時,最方便的方式就是直接看路上貼的廣告傳單,一家家去看過場地,去試。
  • 我現在上的這家Universal Yoga Center 是當地人介紹的,後來我也發現其他當地人給他的評價都很不錯,兩小時才一百盧比,每天都有課可以上,我選它倒不是因為便宜,是因為他們上課的方式我很喜歡,但也有人覺得他們場地很差
  • 很多瑜伽中心十月底到三月不開的哦,因為太冷了,遊客也很少

上圖:尊者講課前一兩天,大家就到大昭寺佔好位子了

達賴喇嘛尊者公開講課(專文介紹):
  • 達賴喇嘛尊者公開講課行程可以在其官網查得到,課程前幾天開放登記報名,持護照及兩張兩吋相片到位於Bhagsu road上的Dalai security office登記後,可以拿到入場證。入場時不能持有手機及相機等,安檢頗嚴,千萬別以為可以偷渡入場,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許多遊客雖非佛教徒,甚至信仰其他宗教的,也不會錯過尊者的公開講課,去感受老人家的春風化雨。
  • 達賴尊者因其在世界上的尊崇地位,常受邀到國外,因此常不在達蘭薩拉。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去參加大寶法王的公開加持與開示 
其他活動:
    上圖:這裏的休閒活動很多,四處都有招攬生意的看板或商店

上圖:也有人來這邊長住學畫唐卡的
  • 學冥想及佛教哲學(我另一文章有介紹
  • 學按摩,泰式的、藏式的等等,最好先給對方按一次才決定在哪裏學,甚至還有學太極的 
  • 學印度傳統阿育咈陀療法,按摩、營養學或作菜、作按摩油等等 
  • Reiki:據說是一種喚醒身體內能量,以宇宙能量進行身體治療的方法 
  • 學做飾品 
  • 學木雕 
  • 這裏有很多trekking行程,或到其他地方幾日遊的行程,可以多問一些參加過的旅客,看哪家旅行社的品質比較好,當然也可以自行前往 
藏人相關活動:
  • 密切注意Bhagsu road上告示牌或路邊海報,應該就不會錯過重要的活動 
  • 很多人學作藏食,也有義工單位在主持作菜課 
  • 許多幫助藏人的義工組職隨時在徵求義工,最多的是英文及中文會話課,還有其他如德文、法文課等,我所工作的volunteer Tibet和另外兩個義工單位:Hope Cafe及Learning and Idea TIbet就在Jogibara Road 上差不多地方的兩側
  • 很多義工組職常會播放紀綠片,且是不收費的,多半在晚上舉行,他們會提供餐點,不吃飯還是可以去看,點餐就當做捐款給他們 
  • 有個義工組職(Learning and Idea TIbet) 還會請前政治犯過來分享他們以前的故事 
其他:
  • 可以到台大或馬偕的旅遊門診諮詢,有些人會吃虐疾的藥,我之前去非洲、中美都有吃,這次反而沒吃,至於A肝疫苗,打一次可以用十年,我在另一篇文章有介紹過了
  • 印度料理的方式(可以去看我臉書的照片)很容易讓人腹中產生氣體,你會以為自己有腸胃的問題,不要太緊張,但是腸胃藥還是帶一些比較好
  • 印度的書很便宜,來練瑜伽的人都會買好多,可以用郵局的包裹寄回去,臉書有介紹


喜歡這篇文章嗎?
想知道更多我的故事嗎? 到「漫話‧嬉遊‧記」的臉書粉絲團來幫我打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