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崙山脈的墓士塔格峰與橫臥峰前的喀拉庫勒湖

攝於新疆喀什往塔什庫爾干的路上

桑吉巴島石頭城裏的小孩

攝於坦尚尼亞,東非遊客最盛的小島,桑吉巴島的世遺古城石頭城

雨後,那拉提公路邊,鋪滿油菜花的山坡

攝於新疆北部伊犁自治洲,那拉提往伊寧的公路上

恩戈羅恩戈羅保護區裏的斑馬

攝於坦尚尼亞,火山口湖形成的恩戈羅恩戈羅保護區

吳哥窟

攝於柬埔寨

顯示具有 中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中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4/8

昆明轉機經驗談

四月六日:
從台北到尼泊爾,或許因為訂機票的時間比較晚了,發現中國的東方航空比亞洲航空便宜,如果訂機票的時間早的話,南航是最好的,因為全程不用過夜,包含在廣州轉機只要十小時就到得了,亞航得在吉隆坡過境一晚,東航則是在昆明過境一晚,一方面因為東航總價比較便宜,且昆明住宿也比吉隆坡便宜,所以就訂了東航的機票。


昆明長水機場是一個新建的機場,2012年6月才啟用,果然機場內是煥然一新,一過檢疫站右手邊就看到一個辦公室門口大開,上面寫著移民局,走進去確認這就是辦台胞的地方,結果因為辦事員只有一人,才不過十多個人要辦,居然花了我一個多小時等待,忽然想到我出發前幾天才下載了一個遊戲,乾脆拿手機出來玩,不過這裏加簽只要人民幣五十元,印象中不是加簽都要一百元嗎,不知道是全國一致性的降價,還是這裏特別便宜。

出來後找到換匯的櫃檯,因為我來昆明只是過境,所以打算只換個四百元,或許因為我拿得是歐元,其中一位櫃檯小姐就用英文解釋起匯率等等,當我一聽到手續費是六十人民幣時,很驚訝地用中文說手續費要六十元也太貴了吧,這時另一位小姐笑了起來,大概是在想說原來我會講中文,而原本講英文的這小姐居然馬上說,不然我給你一個什麼卡(最後我也沒拿到這所謂的卡),只要十元,這也太沒原則了,被隨便一抱怨就自動降價,那要是我呆呆地照付的話,不就成了冤大頭。我在想她們到底是試探性地說六十元,要是我沒異議他們就多賺,還是以為我不是華人才獅子大問口。

機場大巴一趟二十五元,來大陸前才在台灣環島一週,現在台灣很多巴士位子都很大,一排三人又很乾淨,這裏不僅一排四人,全坐滿,像我的大背包明明體積不小,司機卻要我拿到車上,所以走道上全是行李,一個小時的車程,就是一個吵,幾乎無時不刻有好幾個人在講手機,而且不知為什麼,中國人講話聲音都好大,像我後座一位先生,聽他講話內容,好像在探討什麼研究儀器,不斷提到一些物理名詞,應該有受過不錯的教育吧,但講話還是很大聲,不過我在想,如果別人都那麼大聲,只有自己講小聲,可能也聽不清楚,只好大家一起大聲了,難怪在中國的朋友常覺得這裏環境很不清閒,又擠又吵的感覺。

因為出發前中國爆發禽流感的疫情,已累積數個死亡病例,雖然雲南尚未出現疫情,為了小心起見,加上我搭得是中國的航空公司,因此上機前我就掛上口罩,沒想到晚上要去吃飯時,卻被店家拒絕接待,而且那個很不友善的老闆娘還說我怎麼知道你有沒有什麼病,我心裏不免嘀咕,我都不擔心你們的地溝油了,話說回來,我也知道在這種時侯人人自危,只得以同理心看待。

昆明現在也有地鐵了,不知道現在中國有幾個都市有地鐵,總覺得中國的交通建設發展是一日千里,只是這次來昆明的時間太短,而且氣侯比台北冷得多,晚上就只乖乖待在旅館寫日記、看書,以後有機會再到這個所謂的「春城」好好走走。

之前曾在臉書粉絲頁分享,我覺得台灣很多景區應該也要收費,目前沒有收費情況下,我想政府也是得由國稅收入裏拿出來支應這些景區或古蹟的維護和清潔,還不如酌量收費,使用者付費,我想一般民眾可以理解,結果在我出國前一天新聞說未來六大國家公園也要收費了,這樣才對嘛,難不成政府官員裏都沒人來過中國旅行嗎,這裏隨便一間最沒看頭的廟都可以收六十元人民幣,我們國家公園收個台幣一百元,真的只能稱得上是清潔費而已。今天機上看到內地報紙說未來幾個景區門票漲價規劃,比如我曾去過的江西婺源,會從180元漲到210元,還好我先去過了,但還有好多夢想之地還沒去過耶,只希望中國政府能用控制人民幣昇值的決心來管控一下景區的門票,不然像我們這種背包客真的無法負荷這麼昂貴的門票費。



四月七日: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查飛機票價,很多航段查到最便宜的都是中國的航空公司,特別是南方航空,只是要到中國轉機,大家要注意哦,中國這裏每個機場規定不太一樣,轉機沒出海關是否就不用辦台胞證,出發前要先查一下,備好人民幣及照片,像我去年去非洲在北京轉機就被要求要加簽。

這次是我第一次搭中國的航班出國,非洲那班雖飛經北京,但不是中國的航空公司,今天馬上就吃到苦頭了,大家也知道中國的航班一天到晚delay,一般說是航空管制運量,又或是天氣不佳,或許因為中國常有沙塵暴等致能見度不佳等現象,所以班機delay真的太常發生了,今天我的班機就遲了兩個鐘頭,這也是想搭中國航空公司的人在規劃行程時該考慮的變數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
想知道更多我的故事嗎? 到「漫話‧嬉遊‧記」的臉書粉絲團來幫我打氣吧~~

2012/9/21

新疆不可不知--喀什高台民居

高台民居位於喀什老城區南端的黃土高崖上,最早兩千多年前就有維吾爾族人居住於此,據說東漢名將班超也曾到過這裏,這裏也是追風箏的孩子取景地點之一。高台民居的門票好像是三十人民幣,但大家都是在下午六點過後才到這裏,此時售票亭已關閉,而北京時間六點在這裏等於才剛下午而已,所以逛到晚上九點天都還是亮的,完全不用擔心燈光問題。

喜歡拍人文照片的人來這裏一定不會空手而歸,這裏的小孩看來非常習慣被拍了,一點也不害差,不過他們不會說中文,所以拍照過程中只能比手劃腳。我在這裏拍了好多照,現在要寫遊記才發現,真正的民居,也就是建築物本身,沒拍幾張,因為小孩實在太可愛了啦,且他們一直圍著你要拍照,你想得空去拍街道、民居也抽不出身來,想叫他們等一下,他們又聽不懂。反正想看民居的人,網路上隨便找都能找到好照片,但小孩可是一瞑大一吋,此刻拍的,和其他遊客以前拍的,肯定不會一樣 ~


上圖:胖嘟嘟的維族小孩,揪古錘

上圖:藍天白雲襯著黃土色的古老民居,民眾在自家門口忙著自己的事,對於前往訪古的遊客似乎司空見慣了

上圖:民居裏的古色建築,和一街之隔的新式建築相映成趣




上圖:這門,還記得嗎,和桑吉巴島世界文化遺產古城--石頭城很像吧,這是回教建築的特色

上圖:來一首阿妹的「你在看我嗎」

  上圖:這小孩表情好多,他在吃酸奶,邊吃邊做沈醉貌,一會兒又突發奇想,硬把小狗狗抓來,餵牠吃上一匙,可狗狗不太想理他

上圖:民居裏的小孩看來已經很習慣相機了



  上圖:我必須承認,向來很少拍照的我,非常不會掌握人的表情,還好小孩子嘛,怎麼看都可愛

上圖:你的眼睛可以再瞪大一點

上圖:這女孩特別害羞

上圖:小帥哥一枚


上圖:另一枚小帥哥


上圖:又一枚

上圖:這麼多小帥哥,到底哪個比較帥

上圖:這女孩一看到我的相機就頻頻擺姿勢要給我拍,有點太做作了,我要拍別的小孩時她一直跑來擋在前面,這或許也是被太多旅客寵壞的後遺症吧,還是小孩都是這樣,毫不掩飾

 
上圖:我在想說下雨時這房子怎麼辦



上圖:好吃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
想知道更多我的故事嗎? 到「漫話‧嬉遊‧記」的臉書粉絲團來幫我打氣吧~~




2012/9/10

為什麼洗腦教育該反


前陣子在我住得旅館遇到一個來自雲南的中國青年,連著幾天都和他一起吃飯。

他第一次跟我打招呼時特別問我,你應該不介意跟中國人交朋友吧,他說他一路上遇到一些台灣人都不喜歡跟中國人打交道,只有我對他比較友善,還願意跟他一起吃飯。確實,好像很多人對中國人的印象都是比較負面的,這種負面印象也許是去中國玩時被騙過,也許是工作上跟中國人打交道留下來的,當然也可能就是刻版印象,不論如何,好像很多人提到中國人時都不會有好評。

我在新疆時跟五個中國年輕人玩了北疆,玩得很開心,發現他們很愛拿中國現況自嘲,比如他們會說太久沒吃到地溝油了,好懷念。這次這男生說他原來工作是記者,我就說了,我最受不了就是中國管制言論自由,很多網路在中國都連不上,而且我聽朋友說,有時網路論壇裏的對話或圖片還會被刪除,簡直不可思議,結果沒想到他說,言論管制算什麼,新聞做假都不稀奇,還說他因此決定不再回新聞業。

昨天我看到小野一篇文章,提到他和一個中國女青年的對話,那女孩說現在中國人眼裏都只有錢,我就想到這個雲南青年也曾很感慨地說,說他們的教育走到頭來人人都只重視錢,但重點來了,他的話鋒一轉接著說,哪天我們統一了,還指望在你們台灣還保留的中國好的傳統文化能夠回流到中國,讓我們能好好地學習學習,我是立刻不笑不慍地回他,誰要跟你們統一,他則很善意地想說服我兩岸該合不該分。

後來幾天,有幾次又觸到這話題,他總是說你們台灣人不要覺得中國不好就不想跟我們統一(我並沒這麼說過,其實是他自由心證,因為他覺得台灣人都不喜歡中國人),他覺得中共一定會改變的,因為那是時代的需求云云,我則一直跟他強調,我們的政府也很不好,我們的媒體也很亂,我們的社會也充滿了各種不公不義的事,我也沒資格去說中國好不好,就我個人而言,並不是覺得中國不好才不想被統一,我跟他說台灣人一般對政治還滿投入的,台灣選舉的投票率超高,而我是從不投票(每到投票日就被爸媽罵)、不了解政治、也沒有什麼立場的人,我不想統一的原因單純就是因為我從小到大就只知道我是台灣人,我們有自己的政府、自己的制度,拿著自己的護照到處跑,又笑說我比較喜歡繁體字。

我有幾個中國朋友,有些從來沒在我面前提過統一的事,不知是否刻意避免,還是剛好沒那機會談到,但凡有涉及到這話題的,都認為台灣就是中國的一部分,一家人遲早要團圓的。對於一般中國人有這種想法,我並不意外,我是不知道現在台灣的教科書裏都教些什麼,但像我這年紀的人,小時侯學地理時,中國是一省一省學的,歷史那就更不用講了,只是很奇怪的是,雖然我熱愛歷史地理,學著這些東西長大,會讓我對那塊土地有強大的好奇心,會一次次到對岸去玩,但還真的從來沒想過要兩岸統一,不過我猜中國的教育肯定會讓中國人認定統一是一條只能前進不能後退或轉彎的道路。

有一次又提到這話題,他急了,居然說你知不知道要是西藏、香港或台灣真有人敢出來說要獨立,那只有一個解決的辦法,就是戰爭,我就開玩笑說,這就是為什麼我不想統一的原因,現在都什麼時代了,還要用戰爭來解決事情。我心裏更覺遺憾的是,幾次跟他聊天,他對中國的某些現象是有反省的,好幾次他甚至說,但是像我有這種想法的人太少了,似乎在云云眾生中他是少數沒被污染的人,但真的是這樣嗎?

這幾年看了比較多中國近代小說,知道中共早期幹得那些蠢事後,對於一般人覺得中國人身上常見的那些缺點,我似乎比較可以理解,也就不會太去批評,你們想想,如果我們的上一輩是在階級鬥爭中長大的,那他們能教給我們什麼,也許就是明明做不到的事還是先允諾下來,遇到錯誤發生,先撇得一乾二淨吧。

但是多數的中國人又是如何看待當時那些造成生靈塗炭的政策呢?我認識的幾個中國人,也許不能代表多數中國人的意見,不過就這麼想吧,畢竟我認識的人學歷至少也有大學畢業,也在社會上工作過了,如果他們對這些事情的認知是這樣的,多少表示有一定比例的中國人是這麼認為的。他們多數覺得,要管理這麼大的一個國家,要治理這麼多的人口,那些政策是一種必要之惡,但我實在看不出來讓兒子鬥爭爸爸,讓學生鬥爭老師跟實現社會平等有啥關係。

他們認為是必要之惡的也包括零八年解放軍在西藏或新疆的高壓鎮暴。關於在新疆及西藏的這兩個事件,真是眾說紛云,這兩事件本質並不相同,我聽過各種說法,也不知道真假有幾分,但我知道很多人覺得當時參與事件的少數民族都是些遊手好閒的人,因為他們對無辜的漢人亂殺亂砍,中共當然只能以武力鎮壓他們喪心病狂的行動。其實世界各國的各種抗議活動裏都不免有些人在群眾意識下做出盲目的舉動或有其他利益考量的人去擾混在抗議的人群裏,因而導致抗議活動本身的訴求被模糊掉,一個政府應該要去反醒,而不是去推翻這件事的意義。

有趣的是,他也參加了達賴喇嘛九月初的講課,而且還說深受感動,但是有次聊天時他說,在宗教上他尊敬達賴喇嘛,但政治上他無法認同,我問他為什麼,是因為西藏想獨立嗎?他說因為達賴唆使民眾自焚還有零八年的事件,我就覺得怪啦,那事件跟達賴喇嘛有啥關係,結果他說大家都說是達賴指示的,我就大笑說你不知道他一直訴求非暴力的抗爭嗎?他說達賴喇嘛也沒有否認,我就說你怎麼知道他沒有否認,這就是中共洗腦的發酵,只要西藏有點事,都推到達賴喇嘛身上去。我心想他自己都說中國有很多新聞是假的,為何他自己卻深信不疑,這或許正說明洗腦教育的可怕。

我跟他提到最近香港的反洗腦教育運動,他說極權制度下,這種教育有其必要性,還抱怨說,每次只要西藏、台灣、香港搞個什麼活動,可憐的就是我們這些在中國的人,因為政府又會推出一些新的政策加強管制,然後他大罵六四事件,還說因為那個事件導致黨的組職延伸到大學裏,很多活動都做不了。

他曾說,其實政府對新疆及西藏人民的政策已經比一般人好很多了,為何他們還不滿意。比如說他在西藏旅行時發現,很多農民耕地用的拖拉機是政府送的,他們漢人就沒有這種好處;而且現在西藏、新疆人民的生活也不比很多鄉村的漢人差,還要亂什麼。但是我想,如果我是新疆人,我或許會覺得為何你搶了我們的土地,取走了我們地裏的石油後,給我們一些小利,就要我來感謝你;如果我是西藏人,我可能也會覺得,為何你強佔了我們的土地後去開發觀光,收了那麼多門票錢,送我一些小東西,還要我來感謝你的德政?

我們最後一次碰面時,他跟我說,對經歷過文革的人而言,最可憐的不是過程裏的那些痛苦,因為很多人,像他爸媽,並不會責怪政府,因為當時他們認同中共發起那些事情有那個時代的背景因素,可憐的是,到現在他們老了,看了一些禁書才發現被自己所信任的政府騙了一輩子,他爸媽因此有段時間吃不下睡不好,足不出戶,他說到這裏,我也深感同情,但另一方面也想,如果有一天他也發現,很多他現在以為的事並不是那麼一回事,那他又會如何反應呢?當然這反省也適用於我自己身上。

所以很多時侯我對中國人的同情多於批評,畢竟民眾都是無辜的,我們都只是大時代下的一個小角色而己,被出生在哪裏,不是我們自己可以決定的,那些開著坦克車去鎮壓少數民族的軍人也是人,我們哪裏知道那些事又會在他們的心裏留下什麼陰影呢?

最後分享一個今日爆點,晚上去餐廳吃飯,兩個韓國人正在結帳,他們跟那個看店的藏人說:Tibet will be free.  China must be destroyed.  (驚,應該是英文的問題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
想知道更多我的故事嗎? 到「漫話‧嬉遊‧記」的臉書粉絲團來幫我打氣吧~~

2012/7/1

旅行在中國‧寫在新疆行之後

有個在台灣出生、美國長大的朋友曾跟我說過一句話,他說他到中國前,在中國待過多年的長輩曾跟他說過:「美國是好山好水好無聊,中國是好髒好亂好有趣。」這句話大概可以概括很多人在中國旅行的感受吧。(跟Incredible India還真有異曲同工之妙)

很多人喜歡旅行,我想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旅行讓你看到很多你在自己熟悉的地方所看不到的人、事、物,簡單的講就是新鮮感,中國有趣之處,不只是新鮮感那麼簡單,是有很多你想都想不到的事。

我以前工作的工廠在上海南匯,水龍頭一打開來,流出來的水是黃的,連我這種不怕死的人,也得拿礦泉水才敢刷牙,我一直以為是宿舍管線老了,水帶著鐵銹一起出來,這次剛好看了六六(蝸居作者)的「浮生繪」才知道,原來南匯的水一直是有這個問題的,不是我們工廠的問題,所以生活在南匯的人是不能拿自來水來泡衣服,更別說是食物了,你能想像這個位在上海浦東新區的南匯和位於同區的陸家嘴,生活是兩樣情嗎?在中國,多得是這種現代與落後並存的不協調感,這或許也是它有趣的一部分。

喜歡到中國旅遊,因為中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到中國可以看美景奇景、看古蹟文物、看人文風土。在喀什遇到好幾個才剛從中亞入境中國的旅人,看了其中一個人的Lonely Planet中國,發現這本書列出的top 30中國景點,我居然去過一大半了,其餘幾個也是我一直想去,只是還沒去的已,比如拉薩、平遙古城、開平古樓等。

我這個人有個優點就是不好的事情都不太記得(這樣比較能自我催眠,常保樂觀及熱情),所以每次來中國前,就只想著這次能看到什麼,吃到什麼,然而飛機一落地,隨著旅行開始,慢慢地那些在中國會遇到的不舒服的事一件件出現後,才又勾起我的回憶,不過這樣也好,免得一想到就不敢來中國玩了。

比如這趟到新疆第一站烏魯木齊當晚,我在大廳上網時,就不時傳來陣陣菸味,我本來就很不能忍受菸味,更何況中國那種劣級煙草燒出來的菸味。我知道如果能抽好菸,誰想抽壞菸,我寫這個不是歧視抽不起好菸的人,只不過想把當時的難受傳神地表達出來,就像我覺得大便臭,也不代表我覺得拉大便的那人不好一樣,哈,扯遠了,不得不說明一下,因為有人看了我寫「旅行在中國‧搭火車」那文章,覺得我有歧視之意,大人啊,冤枉啊。

又比如說一下飛機才一落地,根本還沒開艙門,就有人馬上從後排一直要往前衝,不管在任何地方排隊,幾乎所有人都沒有男女授受不親的概念,一股勁地往你身上貼,天熱時尤其令人難受,我只能說一般的中國人對於人與人身體之間的距離實在是”沒有分寸”可言呀。

最讓大家垢病的就是中國騙子很多,這在背包客棧居然都可以自成一個專欄了。記得我要去河南旅行前,連我許多中國的朋友都警告我說:十個河南人九個騙,還有一個還在練。其實世界各地景點的小販都是想把便宜的東西貴貴地賣給你,不過這種買低賣高的商業行為和中國景區的騙術本質上是有非常大程度的差別的。我不喜歡那種隨時要提防被騙的感覺,結果到了少林寺還是被騙了。至於紀念品價格太不合理這事,我本來就不太買紀念品,所以到大陸,乾脆就不買了,真要買的話,只要覺得價錢是自己能接受的就買了,買了也不去在意買貴還是買便宜,促進經濟嘛。


上圖:門票從五年前的40元爆增到去年的180元的華山,載我去景區的出租車司傅說,這裏也在申請世遺,估計申請到後,門票又可再漲一級

再說,中國景區門票之貴,大概是天下無敵,可惜中國沒有針對這一點去申請金氏世界紀錄,不然肯定無人能出其右。就拿我去年去華山為例,門票是180元,但五年前才40元喔,有個中國人跟我說,中國景區門票一年要漲20%,而且如果申請到世遺的,還要漲更多,不知是真的假的,但是門票很貴,是鐵的事實。我進華山,買了門票180元,加上來回的景區小車及索道,一共就得370元,進華山如果不坐景區小車及索道,至少得兩天才出得來,所以一般遊客非得花上這麼多錢才能一覽華山之險。再說花了這麼多錢,但景區裏連個像樣的廁所都沒有,食物又賣得超貴,真的不合理,如果要收這麼貴的門票,至少應該要好好地管理景區裏的小販,不然辛苦了挑夫,錢卻都被小販給賺走了。所以在中國工作或常去中國出差的朋友,有機會多去各地走走,早玩早省錢,越晚越貴啊!

我這次北疆部分的行程是和五個中國人一起走的,其中有三個在北京求學的大學生和研究生,我和他們特別有話聊,簡直可說是忘年之交了,真有一種回到學生時代和同學一起出遊的感覺。我的旅伴常跟我開玩笑說,何時台灣能收復中國,他們也想像我們一樣能去一百國家不用簽證。吃飯時他們又常拿地溝油開玩笑,我問他們對這件事的看法,他們說在中國生活就是這樣,地溝油,或者其他可怕的東西是不可避免的,聽了真有點心酸。

有次其中一個人跟我說,”你知道嗎,在中國,我們已經不學論語孟子很久了,你們台灣還學吧。”我笑說,”共產主義當然不想給你學孟子,但論語談得很多是做人的基本道理,你們也不學呀?”這下我終於明白,我一直以為中國那種普遍不信任人的人性是因為文革等因素,照我朋友說法,他們論語孟子等都不學了,還跟你講什麼仁義禮智信,這句也是我跟他開玩笑的,因為他可能連「仁義禮智信」也沒聽過。難怪一路上,我遇到好幾次,青旅的老闆、包車的師傅啦,都講說,他們從一個遊客關注的點就知道這遊客是打哪來的,因為通常只有台灣人會關注歷史,也對相關的文學比較有概念。

前頭說了,我不喜歡帶著防備心走天下,不過我不防別人,不代表別人不防我呀,就說機場出口檢查行李牌這事吧,雖然我去過的國家也還不算很多,但只有中國有這個機制,中國有許多制度似乎都是衝著人性不可信而設計的,但是上有政策,下就有對策,你會發現,有時你一出景區,就會有人要來買你的票,知道為啥嗎?因為這些景區會有黃牛帶遊客去走可以逃票的路線,所以給遊客一張檢過的票,要是進景區後被抽檢,就可以出視那票給他們看。我不知道能不能用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來講逃票這事,因為前面也說,景區門票實在貴得不像話,想想一般大陸人的平均月薪有多少,難怪大家想逃票了。

這次也讀了余華的「兄弟」,在中國時就想多讀點這裡的小說,因為很多小說都涵蓋了兩個時代:文革與現代。余華在這書后記裏的一段話正好解釋了中國近代小說使人著迷的原因(好吧,至少使我著迷):「一個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經歷這樣兩個天壤之別的時代,一個中國人只需四十年就經歷了。四百年間的動盪萬變濃縮在了四十年之中,這是彌足珍貴的經歷。」想想也不過幾十年的光景,中國有這麼多的變化,真是從苦裡活過來的。

說了這麼多,我還是喜歡到中國來玩,因為值得看的地方實在太多了,一個地方如果住久了,人情味也會出來,像我在庫爾勒的青旅待了不過兩三天,那阿姨就不收我洗衣服的錢,當然我還是付給她了,做為一個觀光客,希望我所貢獻的微不足道的經濟最後能回饋到需要的民眾身上呀。

喜歡這篇文章嗎?


想知道更多我的故事嗎? 到「漫話‧嬉遊‧記」的臉書粉絲團來幫我打氣吧~~

2012/5/31

在中國最常被問的問題是?

多年前第一次來中國時就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只要一遇到新認識的中國朋友,他們一定會問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在台灣是不是經常可以遇見明星。很多中國人愛看台灣連續劇,愛聽台灣歌曲,因此對台灣明星起了很大的興趣,又因為台灣相對於中國實在太小了,他們就想像我們在台灣常可以遇見明星,我不知道多常算常,不過不可否認,在東區的餐廳還真是滿容易遇到明星的,有時去唱歌,去夜店也可能遇到。

2012/5/18

上海頻傳新疆人結夥搶劫案

星期三一到上海朋友E家,E就提醒我近來上海發生多起新疆人搶劫手機案件,E的一名女朋友走在路上聽著音樂,忽然音樂聲不見了,轉身一看,一名新疆婦女從她身後快速地跑到對面人行道上,她追上去詢問那名新疆女子是否拿了她的手機,沒想到四週忽然跑出多名新疆男子,她知道自己勢單力薄,只好悻悻然地離開。

2012/5/15

中國火車新政策

原本打算今天開完會後直接買動車車票坐到上海的,沒想到昨晚跟朋友吃飯時,他提醒我,現在動車車票最遲要在出發前兩小時購買才行;結果今天去火車票代售處又發現,今年一月一日起,連慢車都採實名制購票,也就是買車票時須出示有效身分證件才行,心裏不禁圈圈叉叉,怎麼這裏的政策越來越倒退了。我買昆山到上海的動車也不過才十五元人民幣,但因為是到代售處買,得多付五元手續費,這趟旅程不過十七分鐘,像這種距離的車票也要求前兩小時購買,真的很不通情理,但這就是大陸~~規定一大堆,由不得你去爭論合理不合理。

仔細一想,去年去西安玩時,有幾次異地買票,後來到了別的車站要改時間,有的可改,有的又不可改,詳細情節我也不記得了,只能說大家買票前對於這些細節要問清楚。

2012/5/14

盱眙小龍蝦


記得初到蘇洲的太倉工作時,有回和同事們去燒烤一條街吃宵夜(嘿嘿,我和燒烤的緣份就是從這裏建立起來的),司機指著一個攤子跟我說,中國有很多賣這種小龍蝦的店,叫我別去吃,因為據說那種小龍蝦都是養在臭水溝、排水管裏,吃著骯髒的小東西長大的,結果有次在台灣時,看到一個節目在介紹江蘇省盱眙的小龍蝦養殖事業,才知道這產業為盱眙帶入超過五十億人民幣的年產值,也覺得好笑,中國的食品健康問題太多了,以致很多道聽塗說的說法在市面上亂傳,連中國人自己都對他們的食品安全感到懷疑,以致明明可能是安全的東西,也變得不安全了。

2012/5/12

中國銀行換匯、提款經驗談

在中國工作時曾在江蘇銀行開了戶頭,這次在中國得待上近兩個月,因此就想說去銀行把我的美金換成人民幣後存到那個戶頭,就不用拿著一疊美金和一疊人民幣到處跑了。

早上到了江蘇銀行某一分行一問,沒想到服務人員說,他們銀行沒有外匯業務,我特別問了一下,是這間分行沒有這項業務,還是整個江蘇銀行都不能做外匯業務?結果她還是只說,我們銀行沒有外匯業務,似乎沒有聽懂我的問題,我覺得以前公司應該不可能會去用一家不能從事外匯業務的銀行吧,不過總之這間銀行不給換匯,只好到附近的工商銀行換了。

2011/11/27

中國工作一年後的一點點感想

很多人都聽我講過一句話,再好的工作都不值得為它而和心愛的人分開。認識我比較久的人大概不會訝異我會講這种何不食肉糜的話,因為現在很多台灣人都被派去中國長駐,但我真心地這麼覺得,而這個想法在我去中國工作一年後有了更多的反省。

我有很多朋友在中國工作,絕大多數是拿了MBA後去的。因為中國黑心食品層出不窮,基本上他們只會去一定層次以上的餐廳消費,也會特別交待阿姨生鮮肉品只能到一定水準以上的超市購買,他們很難想像我會三天兩頭地跑去沙縣小吃或麻辣燙吃飯,更別提我最愛的烤串了。

有小孩的,沒小孩的,都在想怎樣能賺更多錢,讓小孩可以上國際學校,因為沒辨法想像讓自己的小孩和那些薪水只有人民幣五千元的中國人小孩一起上課,所以他們壓力很大,永遠覺得錢賺得太少,太慢。

雖然我能理解朋友的想法,但我也很想問,如果住在台灣,你會覺得巷口陽春面太髒而不敢吃嗎?你會覺得小孩一定得念國際學校嗎?

在中國這個社會,嫌貧的現象特別明顯,這以後可以再談,嫌貧不是我要談的重點。我的感觸純粹是,為了要有更好的薪水,更好的發展,更好的未來,把自己,甚至家人,小孩放在一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餐廳你都不敢去吃的國家,這是你要的生活嗎?讓你的小孩在有佣人可以使喚的環境長大,進國際學校,從小就把自己和這個社會絕大多數普通百姓畫一道楚河漢界,是你想要的教育方式嗎?

當然你可以鞭策自己,努力地往上爬,凡用餐只上高級餐館,但那不是生活,真正的生活是在每天平凡而重覆的活動中。如果所謂的更好的未來是犧牲掉一個人現在最基本的,自由吃三餐或受公民教育的權利,值得嗎?更諷刺的是,當初你以為更大的市場,更多的發展可能性,換來的卻是更少的生活空間,更窄的人生選項。

也許我的感觸說到了許多在中國工作的人的困境,但我想問的是,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現在"才是最重要的,現在你所做的工作,現在在你身邊的人,現在你所過的生活,那才是真正的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


想知道更多我的故事嗎? 到「漫話‧嬉遊‧記」的臉書粉絲團來幫我打氣吧~~

2011/9/28

旅行在中國.搭火車


上圖:明亮的昆山南站,成了我往來昆山和上海交通的最佳選擇

來中國前,才在書上讀到這句話:”中國是一個希望與絕望並存的社會”,這兩年旅遊下來,我想,擠成沙丁魚的火車(車站及車廂)與舒適的高鐵正是體現這句話的最好例子。

今早到代售處買安陽到鄭州的動車票,排隊人潮大排長龍,人龍從代售處窗口延伸出售票處門口,還佔據了街邊的好幾個店面。這趟從西安到華山、華山到鄭州,鄭州再到安陽的車票我在西安一併買好,因為不知道安陽的行程,沒事先買好安陽回鄭州的車票,沒想到就遇上排隊買十一長假車票的人龍。很多人買車票一買好幾張,有些原先想買的車票因為沒位置了,又得打電話問人要改買哪一張,是以隊伍動得很慢。

你可能要問我,怎麼不去火車站買?火車站窗口多,但排隊的人更多,如果讓你遇上一次,排了一小時,眼看再沒幾個就輪到你了,結果你的這位窗口小姐忽然廣播說,只再服務兩位,她要去用餐了,那你真的是要氣死了。你一定想,那怎不叫人來換班,說實話,我也想知道這答案。我在西安買票時就遇到這情形,好家在我就是那最後被服務的兩位,午餐廣播一出來,我後面的一長排人,差不多要把那位小姐的全家祖宗八代都罵上一輪,我想想,這工作還真辛苦,連帶家人一天到晚被咒罵,也連累我的耳朵受罪。

別以為排隊只會發生在節假日前,在中國旅行這麼多次,買火車票,即使在代售處,很少有完全不用排隊的,只是排得長或短罷了。很多火車站的售票處都是單獨一間,裏面沒空調,即使有,你就混在上百個人裏,(不誇張,西安火車站的售票處還分東、西兩間,我排得這一間的所有窗口的人龍加起來,應該超過三百人吧),看不把你熱死,也把你悶死,加上等侯的不耐煩,必須說,買票這事絕對不是一個舒服的經驗。大都市裏代售處多,代售處一張票收五元的手續費,但好上你得到火車站去排隊,且代售處也能買異地出發的車票,很方便。

搭動車或高鐵,固然比較舒服,但你還是可能遇到車沒到站,在車廂裏就開始抽起煙來的人,有些的人經濟水平可以讓他坐上舒舒服服的動車,但他的文化水平還不能讓跟他同一節車廂的人享受到坐動車或高鐵應該有的舒適,而這就是中國。但不論如何,對很多人來說,動車或高鐵還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雖然得多花上幾張人頭紙。

至於一般的火車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民初時代的電視劇或電影,就像那時代的大逃難一樣,很多人都是大包小包的。大包有多大,可以大到比他一整個人都高,比他的身體厚三、五倍,東西多到要用扁擔才能挑得動。有些人還不買票,整個車廂走道上都是人,你好不容易擠進去,找到你的位子,發現上面坐著一個穿開襠褲,三歲大的小朋友,你能請他下來嗎?你要想抱著他,還得擔心他尿你一褲子。

那些買站票的人,特別是女人,哪有本事真的站上幾小時,很多帶著塑膠折疊椅上來,就是你去上海世博會看到的那種,硬生生就坐在你旁邊,不小心睡著了,也不用擔心會倒下,四週都是人給她頂著,只是她的頭差不多在你大腿的位子,有時睡太熟了,頭就枕在你腿上,你還不好意思把她給推回去,因為她年紀大的可以當你媽了。你要想上個廁所,就算你不怕廁所臭,也得從走道上的人群中擠出去,再擠回來。

這趟從安陽到鄭州,買到的票是起迄站是哈爾濱和廣州,坐過一般火車很多次的我,並不是沒見過那種像大逃難似的陣仗,但估計是因為這班火車貫穿整個中國,情況特別嚴重,我又上了一課,以後真的不得已買一般火車票,也別買這麼長程的班次,每一站上車下車的人多,到我這站時已延遲一小時了,好不容易盼到火車進站,男女老少全擠到了車廂口,月台上滿滿是人,我真想把車廂、月台上的情況拍下來,但又不敢動我的相機。

長程的車上,很多人都帶了乾糧,車上充滿各種食物的味道,還有很多人身上的菸味,常常車子還沒開動,就有人擠進擠出地去沖他們的泡麵,有的人一手拿了三碗泡麵,還得奮力地在走道上或坐或站的人群中殺出一條血路,我看了真是心驚膽跳,生怕一不小心,熱湯就從哪個走道上的客上頭上淋下去。內地人當然不會忘了他們最愛的瓜子,而且吃完殼就往地下扔,每隔一段時間,會有人來打掃地上的垃圾,光一節車廂,掃出的垃圾可以堆成一座小山。

中國的火車車次,四個數字的是最慢的車,數字前加K的為快車,加T的為特快車,加D的為動車,加G的為高鐵,買票時可千萬別買錯了,買票時可以買異地出發的票,但是若事後要改票,只能在出發站做”改簽”。特別注意,買票、簽證(改簽)和退票是不同的窗口,你不要排了老半天,以為就要輪到你買票了,最後才發現,你排到簽證或退票的窗口。

現在高鐵和動車實施記名制,買高鐵和動車車票時,須出示身分證件,台灣人就出示台胞證(我很懷疑外國人如何跟售票員溝通),所以說,不要隨便和人換車票或座位。很奇怪吧,買個車票也得記名,你到中國任何一個機場,出機場時,他們還會派人對行李牌號碼,因為這裏是中國,中國之大,無奇不有。

這兩天在火車上,讀得是余華的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所以,你如果要問我,以後還敢不敢坐一般火車,其實也沒什麼不敢,因為旅行就是體驗,是生活,在中國的絕望與希望裏遊走,在絕望處抱持希望,在希望處記著絕望處的苦,能更知道感恩與惜福。

喜歡這篇文章嗎?


想知道更多我的故事嗎? 到「漫話‧嬉遊‧記」的臉書粉絲團來幫我打氣吧~~

2011/9/27

河南安陽--红旗渠

因為安陽友人的介紹,有機會到林州市的红旗渠一遊。中國有很多我們沒聽過的景點,景色一點都不輸給其他知名景點。



以下簡介摘錄自:http://www.jsdj.com/luyou/lyzy/hnhongqi100.htm

红旗渠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原林县),林州市处于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为了改变因缺水造成的穷困,林县人民从1960年2月开始修建红旗渠(原称“引漳入林”工程),竣工于1969年7月。

在严重自然灾害时期,修渠民工每人每天只有0.5公斤原粮,1.5公斤蔬菜,在艰难的施工条件下,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上,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削平了1250个山头,架设了151个渡槽,凿通211个隧洞,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总干渠长70.6公里,干渠、分干渠、支渠、斗渠共1500多公里,人们形容该工程是“劈开太行山”,建成了“人工天河”红旗渠,红旗渠是林县人民的骄傲。

从红旗渠开始施工至今已经四十多年了。有人在红旗渠景区见到一位1955年出生的中年妇女,问她是否记得修红旗渠的情况,她说:“只记得民工住在家里,吹号上工和躲炮。我爷爷和爸爸都修过红旗渠。”她现在和女儿一起在青年洞景区开了一家商店经营食品。在人们的记忆里,修红旗渠好像已成为久远的历史。

现在红旗渠已成为人们参观游览的地方,人们到这里来,不仅是要看那条渠。红旗渠代表的是一种时代的精,那个年代的许多事情人们可能都忘记了,但是看到了红旗渠就会使人们重新回忆起那个时代,回忆起那个时代自立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鼓舞人们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