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崙山脈的墓士塔格峰與橫臥峰前的喀拉庫勒湖

攝於新疆喀什往塔什庫爾干的路上

桑吉巴島石頭城裏的小孩

攝於坦尚尼亞,東非遊客最盛的小島,桑吉巴島的世遺古城石頭城

雨後,那拉提公路邊,鋪滿油菜花的山坡

攝於新疆北部伊犁自治洲,那拉提往伊寧的公路上

恩戈羅恩戈羅保護區裏的斑馬

攝於坦尚尼亞,火山口湖形成的恩戈羅恩戈羅保護區

吳哥窟

攝於柬埔寨

顯示具有 職場隨想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職場隨想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11/25

常懷感恩心

之前看到知名文創人洪震宇臉書貼文:「有時接到從我的blog信箱轉來的演講邀約,我會看狀況接受或是禮貌性婉拒,有時會問一些問題,但只要是拒絕,或是多問問題的,對方幾乎就不再回信、石沈大海。這樣的態度真的難以接受考驗啊!而且無禮。」,讓我想到以前工作時發生過的一件事。

我曾經做過留學顧問,幫已在職場工作的人申請國外知名MBA,雖然我自己也曾申請,而且沒申請上,但多數學生跟我談時,並不會質疑一個自己都沒申請到的人,如何能幫他們準備申請文件呢 ?就算真有人有質疑吧,至少表面上他們都維持該有的禮貌,等到雙方開始合作、面談後,他們對於我給他們的意見多是樂於接受,並且依我的建議去修改他們的文件,即使過程中對某些部分有疑慮,通常我說明過後,他們都能認同。

有個學生從一開始來就說,她有多優秀,她是台大畢業又在知名公司工作表現優異(其實我的學生多是這樣的背景),非得上哈佛或史坦佛,其他學校她看不上眼,有時請她改文件,她總是再三確認說,這樣改就能上哈佛嗎,讓我覺得很頭痛。後來雖然我幫她申請上美國西岸最知名的三間學校之一,她還是很不滿的對我發脾氣,覺得一定是我辦事不力才害她沒上哈佛。她的申請文件是我指導的,當然我了解她的家庭狀況、成長背景,能以同理心去想為何這女孩子會給自己這麼大的壓力,所以在當時並沒有責怪她,也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但現在想想,應該要以學姐的身份好好跟她說教一下才對。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我發現越來越多人人連基本的禮貌都沒做到。別說我去年十月開始旅行以來,並不是隨時有網路可用,即使在之前我有工作的時侯,多數時侯我的工作很忙碌且經常出差,也許因為我的背景和經歷,有時會有人發訊息或郵件來問我一些職場、財會稅等問題,當然也包括申請學校、精品業公司狀況等等,非常多次,我回覆後就再也沒收到來信了,有時我還擔心對方到底有沒有收到我的回覆呢?但最近我忽然覺得,人家如果沒收到,又覺得事情緊急,自然會再來信,反而是為何我回答了他們的問題後,他們連一聲謝謝都沒有,特別是有些人,根本跟我不熟,只是人家介紹他來問我事情的,也不知道起碼該再回個信來說一下他們已經收到我的回覆了。

多年來我在職場上表現還算不錯,或許我可以很自豪地說,我能得到老闆或同事們的認可是天經地義的,因為我確實很盡責、認真,但我也會提醒自己,如果不是我的小朋友也很認真工作,如果不是其他部門同事也很願意配合,我是不可能做到那些我想做的事,再說,世界上認真工作的人很多,也不是每個人都像我一樣會被老闆看見,只要一想到這些就知道,要對那些在公司裏也同樣競競業業的人抱著感激之心,要對總是給我稱讚及鼓勵的老闆心懷感恩。就像我以前的學生,雖然多數現在並不常連絡,但只要剛好有什麼事連絡上,很多人還是會一再地謝謝我當初的協助,即使他們能申請上最主要是他們自己努力的結果,即使那本來就是我的工作任務。


上圖:達蘭薩拉轉山時看到的景色,處處旗海及畫在石頭的經文,其他照片可以看我的臉書

部落格累積了一些文章之後,也越來越常有人會來信問我一些我曾去過的地方的旅遊資訊,這原本就是我寫部落格的本意,因為我查資料時也是受惠了很多前人辛苦寫得文章,且如果有人問了一些問題讓我發現我原來的分享不夠週到,我也會很感激,但我真的很不解,特別是有好多次有人來信問我的達蘭薩拉相關資訊時,開頭總是說他們關注了我的部落格和粉絲頁很久了,他們也想到達蘭薩拉來,但他們問得問題多半是我原來在部落格就已經寫過了的,我對達蘭薩拉有特殊的感情,但是這些說要來這裏聽達賴尊者講課的人,首先就已經先犯了尊者所說的「不妄語」,我歡迎大家提問,但真的不要說一些自曝其短的客套話,佛法的修行不在於有沒有親眼見到尊者,或親耳聽到他老人家授法,應該要從生活中實踐嘛~~

我在達蘭薩拉期間有三個台灣人來找我,我們因此成為好友,還一起旅行,這就是很好的緣份呀,如果我們習慣把很多事視為理所當然,不說我們可能留給別人不禮貌的印象,很可能我們會錯過許多事情,也許是職場生涯上一個可以改進的契機,也許是人生中一段真摰的情誼。

喜歡這篇文章嗎?
想知道更多我的故事嗎? 到「漫話‧嬉遊‧記」的臉書粉絲團來幫我打氣吧~~

2012/8/23

華隆紓困案

這兩天發現臉書上許多人在分享華隆一案的發展,我才知道,原來當年我曾負責過的華隆紓困一案到現在都還沒有平和落幕。

在我當查帳員的那個時期,事務所部門還沒有分到像現在這麼精細,很多不是查帳的案件也是一般的查帳員在負責,當年華隆等公司在辦理紓困案時,我們事務所就被委任做為紓困案執行的監督單位。所謂紓困,因為公司營運獲利情況不佳,無力償還積欠各金融單位的本金和利息,因此就和各金融單位協商如何調降利息利率,如何分期償還已積欠的利息、本金等等,當然,要讓金融單位同意的前提是該公司也需提出一套營運計劃及現金運用計劃,這包括了,每月的現金營收有多少該還給金融單位,有多少可以拿來付廠商及員工的薪水,甚至是勞健保費用等等。

這個案件在我事務所六年的工作生涯中可以說相當的特別,除了因為它的案件特殊性,使我們所執行的工作項目和一般查帳案件很不同外,在客戶端工作的過程中,我們也常有些特別的感受。當時有三組人馬,除了華隆、還有華染及國華人壽都在同時期做紓困案,其實這三家都是關係企業,有時我們三組工作人員也會私底下討論,為什麼員工不能領到全薪還願意一直做下去。

一個題外話,多年前某知名女主持人被爆跟朋友在某別墅吃奶嘴被週刊影射吸毒,最近週刊被判敗訴,當時這則新聞爆出時我們心裡真的五味雜陳,因為這間別墅的租金據說就是我們這三組人馬中其中一個公司付的租金,我們私下都笑說,員工的薪水都付不出來了,為何還有錢去租什麼別墅給富二代小公子辦派對。

為了要全面清查華隆的資產價值,我們在案件一開始就做了 DD (due diligence),因此得到全國的工廠去盤點、視察機器設備使用情形。你們可能很難想像,曾經是大集團的華隆有多少張土地及房屋所有權,合起來不知有十幾公分厚,每個月都得盤點一次。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去頭份做 DD的那一次。我們坐火車到頭份站,搭計程車去旅館時和熱情的司機聊天,剛好他的女兒、妹妹等等也都在華隆工作,他還說,這個鎮上有百分之多少的人在這間公司工作,又有百分之多少的土地為這公司所有。白天我們一連看了好幾間廠房,多數都已經沒有在生產,或者產能稼動率已經很低了,我跟當時的案件經理覺得不勝稀噓,這麼一家鎮上多數人賴以維生的企業一但凋零,很多人的生活都會受影響,這些人的明天在哪裏呢?尤其是一天下來,跟很多工廠裏的人員接觸,發現多數人的工作態度都很不錯的,因為這間公司曾經是他們驕傲,而我們心裏卻在想他們知不知道公司的財務狀況已經不行了呢?他們知不知道很快又要關一間廠了呢?我們也比較能了解,為何許多的員工願意再跟公司奮鬥下去。

當晚,公司的廠商硬是熱情地邀請我們還有幾個公司員工到他們家裡吃飯,唱那種家庭式KTV,又拿出自釀的小米酒給我們喝,我的會計師和案件經理都不太會說台語,但也被他們的熱情所感染,紛紛唱起那些大家耳熟能詳的台語歌,而這些小廠商,和員工一樣,也是華隆的債主呀,可他們那種台灣人或台灣鄉下人特有的海派和熱情並沒有因為華隆積欠他們貨款而略減,整個晚上就是不斷地祭出特色菜、特色小吃,又有酒喝,有歌唱,我們每個人臉都熱哄哄的,也許是因為酒精,但我想更多是因為他們的熱情。

我不知該如何為這文章收尾,這麼多人為一間公司付出了大半輩子(桃園一帶也有多間工廠),最後得到這樣的下場,即使我們去唾棄那些照樣有豪宅可住,有明星可把的"高層“,對這些人似乎沒有實質的幫助,不過那個某年某月某日發生在頭份某間樓仔厝裏的事,我想我是永遠不會忘記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
想知道更多我的故事嗎? 到「漫話‧嬉遊‧記」的臉書粉絲團來幫我打氣吧~~

2011/12/20

面試經驗談

幾個朋友說,看我一開始上班,部落格就要斷糧了,其實我的半成品還有幾篇,但自己左看右看,沒啥看頭,就一直沒發表新文。

這兩星期和不同的人面談,忽然想到自己以前面試的經驗,有些倒也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可能很多人會誤以為,我是很"會"面試的人,其實不然,任何一個稍微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這個人不太會講場面話,又很容易對別人坦白,所以只能吸引到會欣賞我的人。有幾個hunter都曾告訴過我,面試時不要太坦白,但我依然故我,不管是被別人面試,或去面試別人,我的心態都是一樣的,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如果你覺得可以和我一起工作,你才錄用我,或你再來加入我的團隊。

事務所工作六年多之後,我進產業的第一個工作,加入當時還是全世界最大的企業--微軟,然而這個工作我卻我只做了幾個月就離職了,每次被問到為何這麼短的時間就離職,我都毫不隱瞞地說,因為會計的工作太無聊、沒有挑戰性(請特別注意,我可沒有說是是因為公司不好,而是這個工作性質不適合我),不過這個資歷對我的職業生涯多少有點加分,曾經不只一次,面試官一看到我的履歷就說,能被微軟錄取的人,一定不會差,真的是這樣嗎?

我在微軟工作時,遇過幾個其他部門同事,他們的態度永遠是,我們是微軟,我們的做法一定就是最好的,我們不可能會有錯的,我真的很想跟他們說,在微軟工作也沒什麼了不起(啊老娘我不也是在微軟工作),不要以為自己站在世界的頂點,就看到了全世界。相對來說,負責treasury的我,常要拿文件給公司四大巨頭簽名,他們反而個個都很平易近人,完全沒有架子,一點都沒有盛氣淩人的那種大牌樣子。

這種自以為自己在大公司工作就擺高姿態的事,在我面試時也發生過。

有一年我在找工作時,在股王工作的大學同學說要幫我遞履歷給他的老闆,老實說,我是不太可能去新竹工作的,不過衝著股王的名氣,我也想去見識見識。面試那天,我早早就到了,過不多時,那位主管一身貴氣的現身,她拿起我事先準備好地公司制式履歷,看沒兩眼就說,我們公司不用沒有碩士學位的人,如果不是某某某的話,我是不會面試你的。重點來了,其實她跟我也沒講上幾句話,面試就結束了,說穿了,等於沒面試,我真的不懂,如果你覺得碩士是基本條件,幹嘛浪費我的時間??(不要以為你是大公司的主管,你的時間就比我的時間寶貴)一個部門主管,也就是一個公司的門面,講話卻這麼的不得體。

順帶一提,那份制式履歷讓我非常"倒彈"(台語),為何找個工作要提供祖宗八代的學經歷,就算是怕有家裡有同行好了,難道就不會也有朋友在同行工作,就不會洩密給朋友?再說,我念哪個小學對我的工作績效或潛力,會有影響嗎??印象中還有一些莫名其妙的資訊要求職者提供,而這間公司還是台灣數一數二的知名企業。

同一時期,我的一位好友也把我的履歷給到她們公司的財務部,結果面試時主管跟我說,"你沒有財務分析的經驗(老娘好歹也在事務所蹲了六年),我會面試你是因為某某某推薦你,但是如果我真的要錄取你,一定過不了HR那一關"云云。太好了,一切都是HR的問題!! 那你找我來幹嘛??

真的搞不懂有些人做事的邏輯,如果這兩位主管是覺得要做面子給我的推薦人才安排我去面試,事實上他們的行為只是適得其反,還讓我對公司留下不好的印象。




2011/11/28

賈伯斯與我(二)

賈伯斯教大家要追求自已真心喜歡的事物,不要被別人或社會主流意識所影響,也許大多數人的困擾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

國中時有兩件事令我印象深刻。

有一回老師趁週會大家在操場集會時檢查大家的書包,全班只有一個人被搜到違禁品,我的書包裡有一本剌鳥,所以我就被罰站在教室外面一堂課,這個畫面之所以詭異是因為,我向來成績很好,路過的學生可能非常不解,像我這種;好學生怎麼會被罰站。

又一回,老師說要票選最常看電視的同學,當時很多人在家不准看電視,常來問我前一晚瓊瑤連續劇劇情,我當然獲得壓倒性的勝利高票當選,老師請我上台,說要頒獎給我,獎品是橡皮擦一塊,老師說希望這位同學把她的壞習慣擦乾淨。我不記得當時怎麼走上台,怎麼領得獎,怎麼走下台走回我的座位,但即使此刻已三十好幾的我,還想不出這輩子有什麼事比這件事在當時帶給我更大的羞辱感。

開玩笑地說,如果我是天材,也已經被這種教育制度所埋沒;我的天份不僅沒被啟發,還被壓抑。如果連我這種聰明人都在這種制度裡受委屈,那一般成績比較普通的學生,又如何能發展他們課本外的天份,當父母的就得自求多福,自己想辦法去挖掘小孩的興趣和長才。

有一次前老闆金先生問我們幾個主管,覺得leader是nature or nurture,我的答案是nature,和他不一樣,但我沒有跟他解釋,為何我覺得是nature,因為我們的教育根本就就很難養成leader,有這個nature 的人才會去nurture他自己成為一個領導著,但如果你不夠暸解自己,又如何知道該怎麼nurture你自己。

有時提到美國,大家聯想到的是一個成立不過兩三百年,沒有什麼文化的國家,然而這個國家卻能孕育出創造臉書, Google, Apple, Yahoo!這些具有世界級影響力的產品的人材,更別提像Lady Gaga這種指標性的人物了。

每個台灣人都以王建民、曾雅妮為傲,但是他們那種漫長而辛苦的訓練,走得是一條相對寂寞的路,有多少父母能支持小孩這樣的天賦。

話說回來,我們絕大多數的人都不會成為賈伯斯那麼有影響力的人,甚至也不會是leader,我們只是希望過一個比較有意思的人生,認識自己,找到生活中、工作上讓你覺得有熱忱的事。

2011/11/27

中國工作一年後的一點點感想

很多人都聽我講過一句話,再好的工作都不值得為它而和心愛的人分開。認識我比較久的人大概不會訝異我會講這种何不食肉糜的話,因為現在很多台灣人都被派去中國長駐,但我真心地這麼覺得,而這個想法在我去中國工作一年後有了更多的反省。

我有很多朋友在中國工作,絕大多數是拿了MBA後去的。因為中國黑心食品層出不窮,基本上他們只會去一定層次以上的餐廳消費,也會特別交待阿姨生鮮肉品只能到一定水準以上的超市購買,他們很難想像我會三天兩頭地跑去沙縣小吃或麻辣燙吃飯,更別提我最愛的烤串了。

有小孩的,沒小孩的,都在想怎樣能賺更多錢,讓小孩可以上國際學校,因為沒辨法想像讓自己的小孩和那些薪水只有人民幣五千元的中國人小孩一起上課,所以他們壓力很大,永遠覺得錢賺得太少,太慢。

雖然我能理解朋友的想法,但我也很想問,如果住在台灣,你會覺得巷口陽春面太髒而不敢吃嗎?你會覺得小孩一定得念國際學校嗎?

在中國這個社會,嫌貧的現象特別明顯,這以後可以再談,嫌貧不是我要談的重點。我的感觸純粹是,為了要有更好的薪水,更好的發展,更好的未來,把自己,甚至家人,小孩放在一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餐廳你都不敢去吃的國家,這是你要的生活嗎?讓你的小孩在有佣人可以使喚的環境長大,進國際學校,從小就把自己和這個社會絕大多數普通百姓畫一道楚河漢界,是你想要的教育方式嗎?

當然你可以鞭策自己,努力地往上爬,凡用餐只上高級餐館,但那不是生活,真正的生活是在每天平凡而重覆的活動中。如果所謂的更好的未來是犧牲掉一個人現在最基本的,自由吃三餐或受公民教育的權利,值得嗎?更諷刺的是,當初你以為更大的市場,更多的發展可能性,換來的卻是更少的生活空間,更窄的人生選項。

也許我的感觸說到了許多在中國工作的人的困境,但我想問的是,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現在"才是最重要的,現在你所做的工作,現在在你身邊的人,現在你所過的生活,那才是真正的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


想知道更多我的故事嗎? 到「漫話‧嬉遊‧記」的臉書粉絲團來幫我打氣吧~~

2011/11/25

賈伯斯與我(一)

有一次我的小朋友小艾問我,大家都說穿著Prada的惡魔很好看,它到底要表達些什麼。我跟她說,看過臥虎藏龍嗎?記得楊紫瓊抱著將死的周潤發跟章子怡說,永遠要真誠地對待妳自己。

又有一次,另一個小朋友小史問我,艋舺很好看,但她不確定導演想傳達的是什麼。我問她,記得片尾有提到,艋舺在某某族古語的意思是小船,看到這個我即聯想到片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鈕承澤說的:年輕的時侯以為自己是風,後來才發現自己是草,風往哪邊吹,草就往哪邊倒。(以上純為個人偏見,畢竟每個人都選擇自己想聽的去延伸。)

我跟小史說,知道為什麼我對這句話特別有感覺嗎?因為到現在我還覺得自己是風。(所以我還很年輕囉?lol)

我出發的那天早上,整個臉書被Steve Job給洗版,他在史丹佛大學的演講詞不斷被轉載、傳頌。那一年我看到這演講時,心裡還想說,其實我的人生觀、工作觀和他非常的像,只是一代偉人講的話,會得到千百萬個讚,像我這種平凡人講得話,就會被冠上工作狂,或太理想化化的標籤。

再說,一個女人如果過三十還單身,就會被認為有問題。
如果她長得還可以,身材也不差卻還單身,那就會被認為大有問題。
如果她以上皆是又剛好位居公司高層,那根本就是不折不扣的女魔頭。

有一個朋友好奇地問完我的愛情觀後跟我說,我知道你最大的問題是什麼了,就是你還相信愛情!我跟她說,我相信的事情可多了。就像我相信主管和部屬一定可以做好朋友,相信你真心想做的事,努力一定可以做到,更重要的事,我相信我相信的事真實存在或一定會發生。相信又不花錢、不花體力、不花腦袋。相信可以給你力量,給你勇氣,

如果可以活在相信裡,為什麼要活在不相信裡。

在一場座談會聽到魏德聖導演對浪漫的詮釋,和我們一般以為的不太一樣,他說多半男人天性是浪漫的,但男人的浪漫是他背後很多女人務實的支持(電影也有提到),當時我好想跟導演說,您也一樣是有您夫人的支持呀,哈哈。

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很務實的人,做什麼事都會先想好計畫,甚至連plan B也會先想好,但如果按導演的詮釋,那我應該也算是浪漫的無可救藥的人,更糟的是,我還挺喜歡這樣的自己。

保留一點浪漫的情懷,如果你是風,就盡量地飛,如果你是草,就享受每天灑在你身上的的太陽和露珠。

2011/11/13

是同事,還是朋友?

零九年九月十八日正午,松山機場侯機大廳,即將搭上去上海的班機,開始另一個工作,前老闆金先生打了一通電話給我。從我確定離職日起,他至少跟我確認過三次我去上海的班機,他說要打電話給我,雖然他不base在台北,但平日我們郵件電話也很頻繁,不知為何他還要再打電話給我。

電話響了,他問我興不興奮即將開始的新旅程,他說,"不要覺得離職不好意思,妳在公司的每一天都很認真的工作,我不知有多感謝妳對公司的付出(I can't thank you enough~~)~~~"(基本上老外講得話如果直譯,聽起來都會比較誇張)

猶記得兩年前第一次見到金先生,當然就是他面試我的時侯,他沒進會議室前,總經理還偷偷跟我說,他會問很多問題喔,有些可能比較尖銳,叫我別害怕,有啥答啥。記得其中一題是:你會如何形容你和下屬的關係?我回答說:朋友。結果他說:it is not always a good thing.

現在大家習慣在臉書上社交,生日當日也收到很多祝福,和我在不同公司合作過的E,每年都要搶頭香。通常只有特別的朋友才會以臉書以外的方式來"拜壽",即使他們也在臉書上。

生日那天,早上收信,馬上就看到金先生的訊息,其他還有:大學完全沒講過話,因同事才變死黨的同學,兩個不同前公司的staff,後來還有前公司的廠商,因合作密切(廣義上的同事)而變朋友的朋友,也發了郵件來。工作佔了我們人生最精華時段的絕大多數時間,即使完全沒加班,含上下班交通及午間休息,工作可能都要佔用掉十至十一小時,如果不在工作中交朋友,那不是很可惜嗎?

在事務所工作,從三年級第一天自己帶team,等於就已經在當別人的老闆了,這個角色該怎麼扮演,很大一部分在你怎麼定義你和下屬間的責任分工,還有你想要塑造什麼樣的團隊精神、工作氣氛、合作默契等等。

但是很早就當主管的我,很能體會高處不勝寒的感覺,每次坐在辦公室裡,聽到外面staff唧唧喳喳,也超想參與的。相信一個場景大家都很熟悉,幾個人在辦公室某角落興高采烈地討論著什麼,如果有一個主管走過,分貝頓時下降,如果正好就在講這主管的壞話,大家馬上鴉然無聲,我不想做這種主管呀。

每次生日,就會想到前幾年怎麼過生日的。去年因新工作在香港受訓,更前一個公司的staff剛好也在香港工作,請了我一頓大餐。記得有一年,當時我已轉到事務所非查帳部門好幾個月了,以前習慣和同事一起過生日的我,根本不好意思驚動那時已加班天翻地覆的同事。那天在金華街公企中心受訓,上完課心裡還在想說,自己到永康街吃頓大餐吧,沒想到當天也來上課的查帳部門會計師及同事,拎著一個大蛋糕及一張大卡片走了過來,我感動的要哭了,當然還是忍住沒讓眼淚流出來。我永遠不會忘記會計師在卡片上寫得那句話:希望你永遠保持熱情,因為那是你最重要的"資產"之一。(果然是會計人呀!)

這不是同事第一次讓我想哭。零貳年秋天,媽媽動了一個很大的手術,在腰椎骨按了六隻大鋼釘,手術開了十四小時吧,那時每天下班後,我都馬上到醫院報到,因為同事加班已經很多,我一直不讓他們知道媽媽在哪個醫院,免得他們還得抽空來看。有一天,會計師和經理到我外勤客戶這邊來開會,沒吃晚餐,直到八點多才結束,他們硬要擠進我坐的計程車,我實在沒辦法推辭,結果車子到榮總門口時,我看到向來和我最親的另一個經理(她個子非常嬌小),旁邊擺著一個和她幾乎差不多高的花果籃。隔天我去辦公室,我們那可愛的大祕書說,人事部有你媽媽的名字,我們查一查就知道。

我不知道金先生記不記得他曾問過我那句話,但我記得那天金先生最後說了一句話:哇,那我在上海又多了一個朋友。

想到這些事就覺得自己真的很幸運,勉勵自己也能做那個讓別人覺得很幸運的人。
BTW,我應該還很熱情吧?

2011/9/17

棄業週記:每一天都是重要的一天

這兩天終於把行程及日期確定了下來,相機和小筆電也已到貨,下星期到西安剛好可以先熟悉一下這些新工具。可能因為中南美的行程太長且太令人興奮了,對於馬上要前往的西安,好像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當然也可能是因為這幾年跑了大陸太多地方,有種就是去那裡走走、看看的感覺。

這幾天有好幾個朋友回國的聚會,每次參加這種聚會,聽著他們各自陳述著工作及生活上的挑戰及困擾,都有一種,大家都在各自的工作上競競業業的努力著,也在其各自生活的都市裏努力地生活著的感覺。與此同時,這幾天又剛好有幾個弟弟妹妹要我幫他們看resume、essay,或是要跟我談是不是要申請master,還是要申請MBA的問題。

其實所有人的問題都一樣,不能確定自己喜歡或不喜歡什麼,所以遇到要轉換工作,或考慮是否再出國深造時,沒有方向感。有時想想,從小到大,我們被教會很多東西,但卻沒有被教會如何更瞭解自己,不知道如何去挖掘自己內心真正會有熱情的事物是什麼。而一般的上班族,一次只能做一種工作,就算知道現在這工作不是自己喜歡的,也不知道到底該換去做什麼別的工作。

前幾天一個聚會中,一位朋友說,工作和興趣還是分開比較好,因為他現在是合在一起,到後來,他常搞不清楚,現在他是在工作,還是在看自已有興趣的東西;結果另一個朋友說,哇,怎麼辦,我一直是合在一起的,至於我呢,應該是透過對工作的付出,會對它更有興趣。很多人覺得我是工作狂,其實我只是覺得,對於我現在所做的事,我希望能非常有熱情、有動力地去做它,所以我一直以來都還滿樂在工作的,大概是自我催眠的結果吧(其實我還滿常自我催眠的,呵呵)。

有時想想,人生很長,這麼長的人生,三不五時覺得沒有方向感是非常可以理解的,也是對自己一種小小的放縱,何必因此而感到恐慌。我常覺得,很多事都只是一個過程,重要的是,在每一個過程中,我是不是能很開心的投入,如果能有什麼體會或額外的收獲,我會很感恩。所有的事情都有機會成本,我現在做這份工作,沒做那份工作,就是一種成本,我現在去西安玩,沒去青島玩,也是一種成本,所以,不用想太多,做就對了。雖然我一直覺得人生有無限的可能性,但也知道,一生這麼長,能經歷的事物畢竟還是有限的(雖然我才發下豪語要環遊世界);所以,珍惜現在所擁有的工作,眼前所看到的景色、身邊的親人或朋友,每一天都是重要的一天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