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崙山脈的墓士塔格峰與橫臥峰前的喀拉庫勒湖

攝於新疆喀什往塔什庫爾干的路上

桑吉巴島石頭城裏的小孩

攝於坦尚尼亞,東非遊客最盛的小島,桑吉巴島的世遺古城石頭城

雨後,那拉提公路邊,鋪滿油菜花的山坡

攝於新疆北部伊犁自治洲,那拉提往伊寧的公路上

恩戈羅恩戈羅保護區裏的斑馬

攝於坦尚尼亞,火山口湖形成的恩戈羅恩戈羅保護區

吳哥窟

攝於柬埔寨

顯示具有 維多利亞湖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維多利亞湖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2/3

東非行 Day 22: 夜渡維多利亞湖: From Mwanza To Bukoba

我們在Mwanza的Christmas Tree旅館與其他背包客討論如何從這裏到烏干達,大家建議是搭渡輪,先到邊境的Bukoba,再由那邊坐上跨國大巴到烏干達首都Kampala,也因此,才有了這次夜渡維多利亞湖的行程。

上圖:從Bukoba 過來的輪船入港了。
上圖:到港口的輪船,先忙著下貨,又是香蕉~~

上圖:渡輪上層,有些買普通艙位的人就來這裏橫躺著睡

上圖:這個白人和印度女士和我們聊了很久,他們跟我們說,尚比亞的safari才是非洲最精彩的,因為那邊還沒那麼多遊客,也不知是真是假,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尚比亞很流行所謂elephant back safari,就是騎大象逛國家公園,反正戲法人人會變,只是巧妙各有不同。

上圖:這是頭等艙的lounge,但Lonely Planet 上說,如果不想花錢買頭等艙的位子,那就買三等艙的,來這邊睡

上圖:終於到了Bukoba,月色還未全褪,旅客們拖著長長的身影往入口處移動

上圖:Bukoba的大巴站,又看到馬賽人了

上圖:邊境的市集

2012/2/2

東非行 Day 19-21:維多利亞湖畔小鎮Mwanza 隨手拍


左圖:MS Hotel附近的體育館

今天從維多利亞湖邊的Musoma 移動到坦尚尼亞的第二大城Mwanza,依著Lonely Planet找到了Mwanza鎮上的Christmas Tree Hotel,果然一進門就看到幾個背包客,雖然我個人並不特別迷信 Lonely Planet,但是把他們的書當成聖經的背包客實在太多,到上面的旅館比較能遇到各國旅人交流資訊,不過也可能出現我們遇到的情況:客滿了,結果旅館派計程車把我們送到了他們的關係企業MS Hotel去住。我們在MS check in時,來了一個很熱情的當地青年,他一 知道我們是台灣來的,就說他有很多台灣的朋友,我問他說是清華的學生,他說是的,他們來坦國做義工時認識的。

我平常不太看電視,去中美洲那天上午沒事做看了一下電視,正好看到清華大學學生到坦尚尼亞做義工的紀錄片,那時我看到這些"小朋友"到馬賽部落裏面沒水沒電、住帳篷的生活,心裏還在想也許哪天也來體驗一下這種生活,沒想到幾個月後,果然就在吉力馬札羅山上得到這個體驗,那天看到這個節目,是不是也是一種緣份呢?

在街上行動時,感覺好像很多人都在注視著我,當然,絕不是因為我是辣妹的關係(因為我不是呀),我自己的猜測是,我穿著短褲,在以回教徒為主的Mwanza,這可是非常不成體統的一件事,所以後來幾天我就改穿七分褲了。




上兩圖:在這小鎮的第一晚,晚餐吃得是BBQ,喝Serengeti Lagar,一道是烤牛肉,一道是烤魚,據說是只有維多利亞湖才有的魚哦,餐廳說,這是正宗非洲人的食物。




上兩圖:第二天早上在街上亂逛,看到一家坐滿當地人的早餐店,就進去光顧了一下,我們兩個人分別選了雞湯和魚湯,結果來的時侯才知道,他們把肉和湯分開來送上來給客人,肉類料理地還不錯,湯有點太鹹了,不過味道還不錯哦。

前三圖:不能免俗地到Lonely Planet上有提到的Pizza店,果然座無虛席呀,不過當地人也挺多的,並不是只有老外而已,我發現很多當地人就只點一大盤切塊水果當午餐。





上幾圖:因為要買渡輪票的關係,黃昏時到了north port走了
一圈,除了問清楚船票時間及價錢,也想看看湖邊的景色如何。沒想到就看到這湖邊小小的魚市交易情況,但也看到一大堆蒼蠅停在那些魚上。我朋友問我說,他們的魚保存的環境這麼差,我們這兩天吃下肚的魚如果沒煮熟的話,應該很快會"落塞"吧。



上圖:在坦尚尼亞及烏干達到處都看得到這種鳥,我們都稱這種鳥為垃圾鳥,因為牠們總是站在垃圾堆中











上幾圖:渡船口附近的景色

2012/2/1

東非行 Day 19:維多利亞湖畔小鎮Musoma隨手拍

Musoma不是多數外國旅客會到訪的地方,我們結束了六天的safari行程後,直接坐行經Serengeti園區的大巴士到維多利亞湖邊,這是大巴的終點站,因為到這裏也晚上了,所以就在這邊待了一晚,第二天才前往湖正南邊的小鎮Mwanza。


上圖:找了好一陣子才找到這間早餐店,沒想到賣的是印度早餐及印度奶茶,很好吃哦

上圖:吃完早餐,出發前往湖邊,路人說要走個半小時

上圖:我們跟警察詢問到Mwanza的巴士站,她們直接就把我們帶到巴士站,還好這裏多數人會講一點英文,問路時通常找到人幫忙

上圖:爆米花是這裏最常見的零食,除了一般店面有在賣,那些在街上四處走動的小販通常也有在賣小包裝的爆米花

上圖:這裏沒有真正的公車系統,公車都是這種老舊的小巴改裝,路上隨招隨停,但他們自己都稱呼這種車taxi,不過和計程車不一樣的是,這是有固定路線的車

上圖:Musoma這小鎮遊客很少,往湖邊的路上才看到這台載滿西方遊客的車,估計大概是city tour吧。

上圖:維多利亞湖,非洲最大湖,也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面積達68,870平方公里,站在湖邊,實在很難感受它有多大 

上圖:維多利亞湖為肯亞、烏干達及坦尚尼亞共有,也是白尼羅河的發源地。現在寫部落格才想起,當初為何不用相機的全景來拍它呢,不過估計即使有拍,還是很難體會它的"大",總之就是一望無際,水連著天、天連著水。

上圖:也很難用美這個字來形容它,我朋友在加拿大住了十年多,看了尼加拉瓜的湖十年多,他說:啊湖不就是這樣嗎。

上圖:難得有隻鳥

上圖:發現附近有個小漁市,但不敢對著那些小販拍照,怕又要被k,只能趕快拿出相機,飛速拍下漁市旁邊的小船

上圖:漁市旁的小船停滿了鳥
 
上圖:剛剛在漁市正中心拍照被罵,因為不想被打,所以走到另一邊偷拍 

上圖:只能遠觀,不可褻玩,因為這裏的人一看到你在拍照,不是罵你,就是要跟你收錢

上圖:計程車載我們到往Mwanza的大巴士站

上圖:長途巴士車內

2012/1/31

東非行 Day 18:Safari Tour Day 6: 坐車到維多利亞湖畔Musoma

今天就要結束六天safari的行程了,司機早上從園區出來,一路上還在找看看有沒有什麼新的動物能讓我們一飽眼福,結果新動物是沒看到,但第一次看到河馬大搖大擺過街,前幾天看到河馬都是躲在水裏納涼,也虧得司機Kanti的好眼力,老遠就看到那隻河馬,忽然就加快馬力開過去,我還沒愰神過來,只見那河馬老兄已從我眼前邁步而過,不一會,又躲到河裏納涼了。






上圖:後來在另一處又看到幾隻河馬,但也是一直躲在水裏。 

今天從Serengeti 園區內坐上當地的大巴士到維多利亞湖邊的小鎮Musoma,雖然園區裏的路不是柏油路,但一路上司機還是快馬加鞭,比我們預定的時間提早到了Musoma,代價就是,我們的衣服因為吃了太多的塵土,白T-shirt整件都被染黃了,等我們拿到行李時,整個袋子也佈滿了黃沙,連用手去摸它都覺得髒,我這個旅行過近五十個國家的朋友說,他在更落後的國家坐當地客運,也從沒搞這麼髒過。 

這裏的客運車,很像是其他國家淘汰下來的,今天搭得這輛車,發車時就因為發不動耽誤了幾十分鐘,後來五個小時內,也幾度靠站後,又發車發不動,司機還得下車維修才行;不僅如此,車上沒有空調,開了車窗才勉強有點氣流,但就得吃窗外那些飛揚的塵土;更糟的是,這種長途大巴士居然還賣站票,走道上塞滿了人,這條路線是往來 Arush 和 Musoma惟一的大眾運輸,因此停靠的站很多,連鄉間小鎮上放學的青少年也是坐這輛車回家。還有很多穿著傳統服飾的馬塞人,他們都是用站的,不知道是否沒有能力買坐票,上次在街上看到有些馬塞人,他們穿得拖鞋如果仔細一看,會發現只是用舊輪胎剪下來,再接上兩條帶子做成的。 

一路上,嘴裏吃得是Serengeti的塵土,鼻子聞得是各種食物夾雜著汗臭味,至於耳裏聽得呢,嘿嘿,其中一站上來了一個人,手上拿了一本小書,他也是沒有位置的。所以就站在走道上,在我伸手可及的地方,開始慷慨激昂地宣起教來了。重點是他沒有用麥克風,還得和車上的音樂聲抗衡,不時還得轉動他的身體,儘量與車裏的乘客有目光接觸,有時講到激動處,覺得他的口水都要噴到我臉上了。 

Musoma 這個湖邊”小”鎮,真的是非常的小,從頭到尾走一圈大概一個鐘頭都用不到,也沒有什麼像樣的餐廳及超市,也很難得遇到其他外國旅客。我們在Serengeti遇到的三個中國旅客,他們就是請safari的司機直接載他們到Mwanza,省了一天的住宿。 

從Musoma巴士站走到我們住得旅館,一路上兩邊盡是bar,不過當然是比較簡陋的酒吧,只見當地居民三五成群地各據一桌喝著啤酒發呆。我在猜,是不是因為坦尚尼亞曾被英國統治過,所以他們的一些生活習慣和英國有點像,比如說,小酒吧文化,下午茶文化等? 

平常我在台灣時是不喝紅茶的,只喝綠茶或台灣茶,來這邊只有紅茶可以喝,忽然想到那時在中美旅行到一半時,也是到處去找有沒有賣綠茶茶包的,這或許就是思鄉的滋味吧。



晚上找了一家街邊當地小吃,吃得又是炸薯條蛋餅及燒烤,超級便宜的,也許因為這裏遊客少,他們的價錢比Moshi更低,我們吃到一半時,老闆還跑來跟我們聊天,又介紹他老婆給我們認識,大概是因為很少有機會遇到台灣來的人吧,對我們很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