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5

心是習慣的產物

上次提到心的潛力無限,如果想要開發心的潛力,那就得了解心的性質為何,了解了它的性質,才能知道該如何去開發它。

藏文是惟一為了翻譯佛法而發明的文字,很多佛法中的詞從藏文去解讀較能了解真正的意涵。比如說藏文裏沒有佛教徒這詞,有個詞用來指稱修行佛法的人,它的本意是:aperson whose mind to betamed,所以說若你沒有練習去調伏你的心的話,根本就稱不上是佛教徒。又比如說「佛」這詞,梵文原文buddha是指覺悟者(awakened),講得還是一種心的狀態或品質。

佛講因果法則,其實修行也是由因果而來,首先我們分析人能否得到真正的快樂和自由,如果可能的話,那麼我們就得學會創造會讓你快樂的因,這種對心的訓練,用在教養小孩上面可能更有用,因為小孩的心不像大人有那麼多污染。

佛法說心是習慣的產物,我想這不難理解,就像我們也會說人是習慣的產物,但人的行動還不是由心所使,所以說人是習慣的產物就等於說心是習慣的產物,就像有的人容易生氣,有的人容易嫉妒,有的人容易老往壞處想,這都是習慣所致。

記得開始自修佛法時,讀到所謂的六識(眼耳鼻舌身意,前五種是感官意識),當時我就在想,如果我們吃到不好吃的東西,下次就不會再點它,如果經過一個臭臭的地方,下次再經過時不是掩鼻而過就是會特意繞路,那麼人為何會一再去經歷那些讓自己心理難受的事呢?可見人對自己的心的控制力不夠,如果學會掌控自己的心,才能讓它達到我們想要的心理狀態。

但是要改掉壞習慣是無法透過不去做就可以改的,應該要做得是去養成另一種習慣,這也是為何在佛法修行中,冥想(meditation)會如此重要。Meditation是一般英譯用字,中文說坐禪或打坐,或說內觀,但是如果去看藏文,這詞的意義其實是「使熟悉於」(tofamiliarwith),其實是一種「習慣化」(habituation)的過程,所以佛法裏的冥想並不是只限於課堂內,在日常生活中,也都要不斷反覆思惟並且注意內心想法的昇起,直到一個觀念對你的心識產生變化。

剛開始讀佛法時我常會想,真的不斷地思惟並去注意內心想法的昇起就會起作用嗎?八九月我在尼泊爾中心上課,只有幾天下午我們可以外出去買一點生活用品,有一次我去買水果,老闆知道我要買水梨,就拿個袋子幫我挑了起來,我馬上跟他說,我自己挑吧,但我一說完就自覺到,這就是一種self-cherishing(愛惜自我)的心態,心裏馬上昇起慚愧感,因為學習佛法,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要學會愛惜他人甚於愛惜自我,那一刻我更加明白,日常生活中我們無時不刻不在愛惜自我,難怪我們梭巴仁波切說愛惜自我的心是我們最大的敵人。

我覺得心的訓練應該不管對大人小孩都會管用,但前題是為人父母者自己必須有健康的觀念,如果爸媽教小孩不能吃虧,或像今天達賴喇嘛尊者上課提到的,有些父母教小孩要會吵會爭才能在社會出頭天,使小孩從小就開始「熟悉於」這種觀念,長大後又怎麼會有健康的人格,當然就不可能快樂。

雖然說佛法講心的潛力無限是著重於人人都可以開發出無限的愛心和慈悲心,可以了解事物真正存在的方式(了解空性的智慧),但要想慈心能發揮出來,前提是能減少心裏的污染,一旦心被污染所據減少,記憶力等其他能力自然會增加。

0 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