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崙山脈的墓士塔格峰與橫臥峰前的喀拉庫勒湖

攝於新疆喀什往塔什庫爾干的路上

桑吉巴島石頭城裏的小孩

攝於坦尚尼亞,東非遊客最盛的小島,桑吉巴島的世遺古城石頭城

雨後,那拉提公路邊,鋪滿油菜花的山坡

攝於新疆北部伊犁自治洲,那拉提往伊寧的公路上

恩戈羅恩戈羅保護區裏的斑馬

攝於坦尚尼亞,火山口湖形成的恩戈羅恩戈羅保護區

吳哥窟

攝於柬埔寨

2015/3/17

學佛筆記(十九):從今生看因果

佛經裏提到,一個因要感果一般是在下下世,也有說下世的,但不論哪個學派都同意,一般的錯行不會是現世報。佛法中有所謂的五無間罪,就是此生所犯的錯在這一世就會得報,五無間罪是指殺父弒母一類的重大錯誤,因此我們平常說某某怎麼樣是現世報,以佛法觀念來說是行不通的,除非他真犯了五無間罪。

書裏常會提到,如果你這世如何,下世就會如何,那麼問題來了,對於那些還不能對輪迴有定論的人來說,怎麼去理解因果這回事呢?難道說你不信有輪迴的話因果就不存在嗎?比如佛經裏說,如果你這輩子樂於施捨,下輩子就會比較有錢;如果你這輩子比較不驕傲,下輩子就能得到比較多的智慧;如果你這輩子比較有耐性(佛法中的patience主要是指對治生氣的耐性,可以粗略地理解為好脾氣),下輩子就會長得比較漂亮。廣論裏對因和果的討論非常多,看了常常令人頭皮發麻。

佛經裏有個故事:有學生看到佛祖的僧衣破了一個洞,拿了針線就想要幫佛補上,佛跟他說先不急吧,師生一行人就出門化緣還是做什麼事去了。到了大街上,所有的民眾一看到佛祖自然都湧向他,給他們各種各樣的供品(offering,中文是供品嗎?),佛看到人群之外有個婦人怯怯不敢上前,佛就問她說妳怎麼了,她說我也好想給您一些offering,但我什麼都沒有,只有一縷線,所以不敢向前,佛說,我的衣服破了一個洞,妳的線正好能幫我補上呢!這故事說明了供獻的多寡不在於那些物品的價值而是在於心意,郭台銘捐一億元的效果和一般人的一千元甚至百元可能效果是一樣的,因為在佛法裏,所有的事情都是相對的,連時間都是(這句話我好像分享過了),不是看它的絕對價值。

我們一般人可能會覺得,不是我不想多多施捨,我的能力就是有限呀,我們仔細想想,陳樹菊阿嬤如果覺得自己很窮的話,她能捐得出那麼多錢嗎?她的工作所得、她所吃所用的東西以一般人的標準來看是非常普通的,我永遠都記得她去美國前在機場的記者會,提到她為了上獎台買了一個八百元的包包,她講到都不好意思,我們問一下自己,上次花八百元去吃一餐是什麼時侯?我們女生弄一次頭髮就要花多少錢了?換句話說,即使沒有輪迴,就以這一世來看,阿嬤的心態上是比我們都富有的,所以她能捨得把她每天三、四點就起來賣菜的辛苦錢都捐出去。我們沒有這種心,就算這輩子給我們再多錢,我們也不會覺得富有,永遠只會覺得不滿足。

同樣的道,看到這輩子脾氣好下輩子就會長很比較漂亮的說法,很多人一定也跟我一樣會想說真的嗎?但只要想想我們身邊的人,那些對人和善、遇事比較有耐心的人,我們看著他們時是不是也覺得比較順眼?這些因與果,即使我們看不到下一世,看看這一世也可以領略一二了呀~~

題外話,有些人會跟我開玩笑說,你那麼喜歡讀佛書不如去出家好了,昨天我看到一段話,說是壞了不能喝酒戒律的出家眾會下到某一層熱地獄,我一看馬上就知道這輩子要出家很難了,因為對我來說要戒酒大概比完全吃素還難呀XD

喜歡這篇文章嗎?
想知道更多我的故事嗎? 到「漫話‧嬉遊‧記」的臉書粉絲團來幫我打氣吧~~

學佛筆記(十八):讓智慧引領福德

有個故事我讀過好多次,話說有次釋伽牟尼佛在講課時跟學生們說到,在印度很多人都喜歡買金子(可見這還真的是印度自古以來的傳統呢!),他問學生,你會因為一個人說他的東西是金子就相信他嗎?不會吧,你會想盡辦法用你所有能取得到的設備和方法去測試它、去切它、去燒它,直到你相信它真的是金子才會願意買下它。同樣的,不要因為一句話是我(佛)說的就覺得一定是對的,要反覆地思惟,才能得到你自己的定論。這個故事說明了思考及觀修(analytical meditation)在佛法中的重要性。

我在達蘭薩拉有幸上過達賴喇嘛尊者的課五次,其中有三次他都提到一件事,就是他從小就很懷疑佛經裏講的須彌山是不存在的,我沒讀過中文佛書,但從講課的前後文猜來須彌山大概是佛法cosmology(宇宙學)裏所認定的宇宙中心,尊者覺得不管宇宙多大(我沒學過佛法的宇宙學,所以不確定佛法是否也說好幾個宇宙或好幾個世界),如果須彌山真有佛書裏講得那麼大,怎麼可能沒人看過呢?那麼大的山也會有影子吧?總之,尊者說他就是很難相信有須彌山。有次我上完尊者課的次日就進我們機構的禪修中心上課,那個老師也去上了尊者的課,老師很訝異尊者居然會說他不太相信有須彌山。

學佛的人都知道要累積福(merit)、智(wisdom)兩種資糧,藏傳系統裏尤其強調智慧的重要性,我的老師曾說過:Compassion without wisdom can be a disaster,我讀過的一些書也直言累積智慧比累積福德還要來得重要。別的不說,你要是有智慧的話,你也會知道怎樣去累積福德可以事半功倍。

今天忽然想到分享這故事,其實是因為最近某佛教機構的事紛擾不休。沒有智慧的慈悲心是會帶來災難的,台灣之前發生佛教團體放生毒蛇的事不正是最好的例子嗎。台灣有很多佛教團體,其中很多富甲一方,如果其中的領導者有智慧的話,真的可以為這塊土地、為台灣人,甚至其他國家做很多事,做為佛弟子,我們應該想一想,這些團體的所做所為是不是真的利益大眾,而不是只看到佛這個字就盲目地投入了,連佛都說了,不要因為一句話是我講得就馬上買單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
想知道更多我的故事嗎? 到「漫話‧嬉遊‧記」的臉書粉絲團來幫我打氣吧~~

2015/3/10

學佛筆記(十七):如何面對死亡

下面這篇文章是很久以前寫得,因為些顧慮一直沒發出,不過今天我又再次讀到死亡過程,想想可以分享一下。

前幾天看新聞時看到有人出來爆料說,在軍中被整死的洪仲丘生前一直罵髒話,看到這個說法,覺得非常傷心,六月在佛學中心上課時,老師有大概提到死亡過程中各階段的一些特徵,還有死亡時的心情對投生到下一世的的影響,當然這是佛法中的觀點,對於根本不相信輪迴或因果法則的人,也許就會覺得是天方夜譚。

曾經到過印度或尼泊爾旅行的人如果有留心過的話會發現,在藏傳佛法書裏,有很多跟死亡有關的書,許多高僧包括達賴喇嘛尊者都有跟死亡相關的著作,當然流行多年的「西藏生死書」大家沒讀到也應該聽過,可見好好面對死亡這件事,以佛法的觀點來說有多重要。

人的輪迴是如何產生的?每個人都有一個非常細微的「心識」,這個心識可以移轉到下一個投胎的目標,高段的修行者在死亡過程中能感受到這個識並操控它,一般人的投胎則完全由因果業力而決定(這並不是說高段的修行者不受業的控制)。在肉體消逝過程,這個心識(the observer/object prossessor)意識到自己快要沒有可以依附的目標(the observed/the object),就會急急地去找可以下一個目標,但它發現原本所依賴的五感(眼耳鼻舌身)在消逝中,所以只能從記憶裏去找。

大家應該都看過電影或電視,人死亡之前腦海裏似乎會閃過在世時最重要的一些事件的畫面,這跟我讀到的書中所描述的死亡過程有點類似,只是一生發生過的事這麼的多,會從記憶裏跳出來的一定是比較極端的事件,且通常是負面的事件,這個心識會被這最強烈的事件所吸引,而根據佛經所述,在將死未死時的心理狀態對下一世投胎的結果影響是最大的,這也是為什麼傳統上,我們常會說要讓將要走的人好好地走,就是希望他們能有比較好得投胎。

人在接近死亡時對這個人身的執著會產生很大的惡業(註一),所以在親人朋友死亡前,要多講好話,讓他們安心,比如跟他們說會好好照顧他們的家人,如果是有信仰的人,可以協助他們做一些他們的宗教裏的禱告,如果是佛教徒的話,要祈禱下一世能再投胎為人,因為生在「人道」是最有機會可以修佛法的。我記得我曾在課後跟老師聊天時,聽到他講一句話,對某些人來說,意外的死亡也許是比較好的方式,我想大概是因為這些人如果是生病而死,他們對這一生的執著反而讓他們產生更多的惡業,而意外死亡常常是在沒知覺的情況下就死了。

我看到洪仲丘的這種情形,我想也許是心裏很不爽,也許是當時身體極為難受,只能罵罵髒話,不論是什麼原因,都不是好好走的情況,所以就覺得很傷心。

附帶說明一下,美國的維吉尼亞大學在世界各地搜集到上千個可能是前世記憶的例子,比如在A國的四歲女孩,從沒接觸過會說日文的人卻會講流利的日文;威士康星大學的研究機構則是搜集了很多有瀕死經驗的故事,根據受訪者的描述,他們在死亡時的經歷和佛法中對死亡過程的描述非常類似。

註一:也曾經看讀到過,人在將死時體溫的流失會導致火(或熱)的渴望,這當然也是不好的,因為「貪」本身就會種下不好的種子,又如前所述,瀕死之際的貪執對下一下投胎的影響很大。

註二:今天看書時就想到,或許這就是為什麼,如果一生中有什麼未能釋下的心結一定要想辦法解決,不然到死亡時它忽然湧上你的記憶,那肯定就不好了。然後就又想到這本書,一行禪師的和好:療癒你的內在小孩,我自己沒看過(因為我的書單實在太長了),但我建議我朋友去看,她讀過後說很棒。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54106


喜歡這篇文章嗎?
想知道更多我的故事嗎? 到「漫話‧嬉遊‧記」的臉書粉絲團來幫我打氣吧~~